隆万盛世

894最后的努力(2 / 2)

当晚,魏广德又一次来到了工部尚书朱衡的府邸,进行最后一次争取,而其他阁臣此时也都在做着类似的事儿。</p>

经过一番游,魏广德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服朱衡支持大同和议,他依旧坚持取消“互时才能同意的观点。</p>try{ggauto();} catch(ex){}

告辞出来时,魏广德回头对送出门来的朱衡道:“士南兄,该的我都已经了,和议对大明有利。</p>

至于你担心鞑子会借此坐大的担忧实在多余,他们已经没有了成吉思汗的荣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再樱</p>

若不是他们游牧的特点,蒙古人怕是早就被我大明给灭了。</p>

而朝廷的情况你是知之甚详的,我们已经拖不起了,继续下去,只要几年,不发放官员俸禄,朝廷连固边的银子都已经支不出去了。</p>

还请士南兄三思。”</p>

魏广德完,最后对朱衡深施一礼,不待朱衡还礼就钻进了自己的轿子里,扬长而去。</p>

该的都了,最后结果就看朱衡的选择,他是没办法了。</p>

虽然理解朱衡的主张,可魏广德连续跑了这么多次都毫无结果,心里要不抱怨那是不可能的。</p>

最后的动作,其实也是在向朱衡施压,希望他在明日廷议中能改弦更张。</p>

离开朱衡家,魏广德又去了定国公府。</p>

来这里,就是要给徐文璧打气,指点他明日面对英国公张溶时的应对。</p>

“别管他年岁多大,你记住,他是国公,你也是,只管逮着我先前的几点狠狠的批他就行了。”</p>

可以预见,明日的廷议肯定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p>

对待英国公,自然不好用文臣来辩驳,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勋贵里和他地位对等的人进行批驳。</p>

徐文璧,就是应对张溶发难时的反击利器。</p>

“他多大岁数了,辈分比我还高一辈儿,若是这么,真气出个好歹来,大家面子都不好看。</p>

何况.....善贷,这些话私下里没事儿,真要摆开来.....”</p>

魏广德给徐文璧的,自然就是张溶族中一些人在边镇中饱私囊的行为,既是点出张溶的反对有私心,也是给他提醒,闹不好他那些族人就要被秋后算账。</p>

但是这些话,魏广德可以随便,要徐文璧出来,可就太得罪人了。</p>

“事后咱们登门道歉就是了,他还敢真端着国公架子,和定国公府怼上不成。</p>

就算真怼上,还有南京魏国公府支持,我在内阁里帮你话,还怕他什么?”</p>

魏广德继续给徐文璧打鸡血,刺激他,“要是能在投票前把张溶气晕,让他提前离场,就是最好的结果。”</p>

今日散衙前,内阁几人又钻到一起商量了半,已经想出一些对策。</p>

或许以前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法子,可现在都是顾不得了,特别是对那些年岁比较大的官员和勋贵,就是想办法刺激他们,在开始理论阶段就把人送太医院去,不让他们投票,那就达到目的了。</p>

自然,高拱等人也都表示,对于支持的人,以后都会有各种护持。</p>

魏广德先前已经把高拱的许诺和徐文璧了,目的就是让他放心,就算张溶也抖搂出定国公府的一些破烂事儿,内阁里那位“青”都不会有所动作。</p>

离开定国公府,魏广德又马不停蹄赶到诸大绶府上。</p>

诸大绶虽然是掌翰林院,但身上之前带上了礼部右侍郎,自然也在这次廷臣范围内。</p>

魏广德真后悔,当初就该把他踢出礼部,自己也就不用面对他了。</p>

是的,今晚魏广德的任务就是联络游朱衡和诸大绶,还有给徐文璧打气,让他在明的廷议上勇敢的硬杠张溶。</p>

第二日,养心殿里果然上演了一处龙争虎斗。</p>

从内阁几人坐上靠北摆放的几张椅子,身后的龙椅空空荡荡,隆庆皇帝并没有亲临现场,而是有内侍不断向他通报消息。</p>

按照惯例,因为涉及军国大事,自然由兵部尚书郭乾负责主持。</p>

不过他态度明确,自然一开场的言论就偏向反对王崇古之策,不过因为大庭广众之下,言辞还算稳妥,只王总督是受人蒙蔽才会糊涂,生出不该有的心思。</p>

实际上,在背后,大骂王崇古奸佞误国的已经不是少数,郭乾就是其中之一。</p>

对于被郭乾自己舅舅老糊涂,吏部右侍郎张四维当即不能忍,站出来批驳,由此拉开了廷议的大幕。</p>

礼部右侍郎诸大绶果然没受到魏广德游的影响,很快也下场批驳,随即就遭遇同部门左侍郎王希烈的反驳。</p>

侍郎、寺卿这些官员纷纷下场表达自己的立场,攻击对方,而九卿此时除了一开始主持廷议的郭乾发了次言外,其他人都默不作声。</p>

同样的还有内阁几人,除了进来见礼外,都如雕像般坐在那里,静静看着这些饶发言。</p>

等到英国公张溶忍不住出声反对和议后,定国公徐文璧也马上站出来反驳。</p>

只是终究没那么大的勇气,徐文璧也没敢把昨晚魏广德教的那些话抛出来攻击张溶,双方的辩论只是围绕着和议进行,并未扯出起来来。</p>

养心殿里发生的一幕幕大戏,不断有内侍跑进乾清宫汇报给隆庆皇帝,而皇帝此时正手里把玩着一个巧精致的鼻烟壶,时不时倒点出来放到手心,在伸到鼻子前猛吸一口气。</p>

鼻烟被吸入鼻腔,对鼻腔的黏膜造成刺激,隆庆皇帝忍不住打出一个大喷嚏,然后看上去就神清气爽的。</p>

“好,继续下去看着,再报。”</p>

挥挥手,隆庆皇帝示意下面的太监继续去养心殿盯着。</p>

心里也在默默盘算,到目前为止,看上去似乎还是斗得旗鼓相当,看来也只有等最后计算票数才能分处胜负了。</p>

昨日高拱就在御前起廷议,认为内阁阁臣不参与廷议投票有失偏颇,不管怎么他们也都是礼部和吏部的尚书,自然是重臣,应该有投票权的。</p>

不过隆庆皇帝没有表态。</p>

他心里明白,即便要改,也不是现在,而是只能等以后找机会再。</p>

明朝的廷议,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因为前朝集议都是宰相商议,六部等衙门是没资格参与的。</p>

明代廷议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很多廷议更多的是在走样子。</p>

因为以往廷议,权臣的意见在廷议中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与会人员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p>

不过这次明显不同,就高端战力,若是没有阁臣压阵,反对派似乎还略占上风。</p>

一个多时辰后发言结束,接下来就是投票环节。</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