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56章 一纸私货惊世民(1 / 2)

李世民快速将文章浏览了一遍,又逐字逐句仔仔细细地阅读。</p>

确定了李明这篇“检讨”的主旨。</p>

那就是:</p>

干士族。</p>

文章引用李世民自己的原话,说明皇帝不舍得劳役百姓以供养皇族。</p>

接着话锋一转——</p>

皇族下不去手,可士族下得去啊!</p>

士族就在吸吮着民脂民膏,供养自己庞大的家族。</p>

下一段,便引出了这篇“检讨”的原因——</p>

韦宅占道,驱赶商贩。</p>

为了一所一年可能住不了两次的别院,韦宅都把大门开到了大马路上,驱赶商贩和顾客。</p>

商贩只是失去了生计、南城顾客只是购物不便。</p>

而韦家可是失去了一座便利的大门,每年出城避寒都得多浪费一刻钟绕路呢!</p>

小贩违规摆摊非法,士族违章搭建合法。</p>

这是不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p>

况且长安人民还在吃土(真吃土),韦氏四处新建豪宅仍不满足,还在肆意侵吞公地。</p>

这是不是“劳百姓以养己之亲”?</p>

“门开到了马路上?</p>

“李乾祐这是怎么批准的?!”(李乾祐是时任长安县令)</p>

李世民这才注意到这个细节。</p>

意识到皇城根儿下发生了多么荒唐的事。</p>

“如此说来,那小子还真没有错……</p>

“不,错在他下手太软了,怎么没把韦挺他家给拆平呢!”</p>

李世民坚决不认为打屁股打错了,继续往下读。</p>

接下来便是历数士族风气的危害。</p>

譬如凭借法律和人脉的优势,合法地、成体系地为家族谋私利,又譬如把持官场、独占社会上升渠道,等等。</p>

不仅让普通百姓怨声载道,也使朝廷失去了更广泛选拔、激励和淘汰人才的能力。</p>

长此以往,官吏的能力会越来越平庸。</p>

这些道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p>

然而,李明的回答与李治相比,简直宛如云泥。</p>

不论说理或文采。</p>

光这个坚定的立场,李明就比李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p>

“好啊,好文章啊。”</p>

李世民忍不住连声赞叹,继续往下看。</p>

又是一段惊悚的道理:</p>

百姓被剥削,不会怪士族,只会把责任全推到皇帝身上。</p>

就算造反,推翻的也是王朝,罪魁祸首士族依然还在。</p>

皇帝相当于在为士族背锅啊!</p>

这简直说到李世民的心坎上了。</p>

让他不由得怒火中烧,砰地拍桌子:</p>

“是啊!”</p>

从来只有下属给上司背锅。</p>

哪有上司替下属背锅的道理!</p>

这些蒙祖先荫蔽的士族纨绔,简直是倒反天罡!</p>

不过在共鸣的爆发之后,李世民又冷静了下来。</p>

作为一篇检讨文,完全不合格。</p>

哪里有检讨的意思,通篇都是“讨伐!战斗!”。</p>

但作为一篇议论文,内容让李世民非常满意,提供了极大的情绪价值。</p>

诸多观点与他不谋而合。</p>

让他知道,子嗣之中还是有明事理的。</p>

不过,文章的价值也仅限于此。</p>

点出了李世民早就意识到的问题,但没有给出他亟需的解决之道。</p>

“我在想什么呢,我自己都没有主意的事,指望一个孩子……”</p>

李世民自嘲地摇摇头,翻开文章看下一份。</p>

然后发现,反面还有。</p>

“还真给办法了?”</p>

李世民震惊了。</p>

但他不是很想继续读下去。</p>

以他对受迫害妄想症患者李明的理解,给出的多半是“把反动派都突突了吧”这类疑似有点太极端的最终解决方案。</p>

“不过写都写了……”</p>

心里有个声音在怂恿。</p>

让他不自觉地把视线又挪了回去……</p>

“哦?</p>

“哦……</p>

“哦!”</p>

浏览全篇,李世民不禁睁大了眼睛。</p>

那小子给出的方法……</p>

好像有点东西啊!</p>

李明开篇明义:</p>

地主(划掉)士族阶级不排除有个别人才,但总体是反动的,长期注定消亡。而在短期内,虽然可以共存,但也应以政治手腕遏制。</p>

遏制的办法,核心就是两个字:拉、打。</p>

拉一派,打一派。</p>

这倒也没有什么新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