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根皇帝

第205章辽南土地改革试点(2 / 2)

“没错,我们俘虏了四百多名小日子海盗!”</p>

程世杰皱起眉头道:“你们俘虏他们这些小矮子做什么?”</p>

“大帅,我是这样想的,这些小矮子长时间在海上讨生活,精通海战,收编过来……”</p>

程世杰对于小日子海盗可没有好感,他直接道:“你就不怕他们……”</p>

“他们没有五尺高,怕他们做什么?”</p>

“他们大都是基佬……”</p>

“基佬?”</p>

当李志祥明白过来什么是基佬之后,马上摇头道:“把他们全部丢到海里淹死!”</p>

“他们会游泳!”</p>

“给他们绑上一百斤的石头,如果他们还能游上来,算他们牛逼!”</p>

程世杰接着道:“你们这一次击沉的都是乌尾船吗?”</p>

“十七艘,全部都是乌尾船!”</p>

沈世魁苦笑道:“乌尾船的特点明显,我们断然不会认错!”</p>

宋献策脸色阴沉地道:“这是要跟郑芝龙对上了啊!”</p>

程世杰郑重地道:“甭管什么郑芝龙和郑芝虎,海上是辽东的生存命脉,自己的命脉只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p>

“话是这样说,可问题是只怕郑芝龙不会轻易……”</p>

程世杰摇摇头道:“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只要我们足够强,郑芝龙也会和颜悦色,如果咱们弱,那就活该被揍,不想挨揍,那就苦练本领,要加强海上巡逻,自上海以北,只要他们干越界,就揍他娘的!”</p>

“是!”</p>

程世杰想了想道:“咱们现在海上力量严重不足,那就继续扩建造船厂,旅顺造船厂扩充没有意义上,八座巨型船坞足够用了,那就在金州东港建立新的造船厂,与旅顺造船厂一样,建立八座大型坞,保证我们造船的速度要跟上来!”</p>

“造船速度可以提升,可问题是火炮!”</p>

“铸炮厂也要扩建,另外让火炮优先供应海军!”</p>

目前对于辽东的宁海军来说,建奴暂时不成威胁,唯一的威胁来自海上,来自郑氏的海盗集团。</p>

防止郑芝龙捣鬼,也只能安排宁海军巡逻,扩大巡逻范围。在海上想剿灭一伙海盗,如果没有可靠的情报,那只能瞎猫撞中死耗子了。</p>

海盗的事情,也给程世杰提了一个醒,战略储备粮食仓库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就在程世杰准备建立辽东的粮食战略储备仓库体系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必须他出面接待。</p>

这一次来到辽东的是朝鲜昭显世子李汪,他是李倧的长子,在天启五年被封为世子。</p>

作为朝鲜世子来到辽东,程世杰自然需要出来接待,毕竟再济,他也是世子,身份不同,陪着昭显世子在辽东玩了几天,昭显世子随行的官员向宋献策隐晦地提出,他们想要采购辽东制式的铠甲和武器装备。</p>

对于朝鲜来说,辽东生产的铠甲不仅质量好,防御力强悍,关键是制造价格比他们自己打造的还要低,特别是防御能力,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p>

送上门的买卖,程世杰自然非常欢迎,让程世杰非常意外的是,采购武装装备只是小儿科,更大的采购订单却是奢侈品,比如四轮奢侈四轮的马车、丝绸、黄金、珠宝。</p>

事实上,辽东虽然有十几个大小规模不等的纺织厂,生产羊毛布、棉布、麻布、亚麻布以及葛布、帆布等布料和服装,唯独不生产丝绸,主要是辽东的需求,以经济作物为主。</p>

很多人不知道,在朝鲜辽东的产品销路一直不错,无论是瓷器,还是家具,当然还有奢侈品的四轮马车,这种马车除了拥有桥式减震和弹簧减震系统,还拥有轴承、转向机构,这些装置有些科技的含量。</p>

最重要的是,朝鲜要求这些马车,要用上好木料,还有在马车上镶嵌上黄金、铜、银以及各种宝石。由于加装了太多奢侈品,这样的马车其实是很贵的,一辆高达六千两银子,朝鲜一口气采购了五十辆。</p>

看着财大气财的采购团,程世杰感叹朝鲜真有钱,或者说,朝鲜王室是真有钱,奇葩的是,他们采购武器装备花了三十五万两银子,但是采购马车却花了三十万两银子,包括其他奢侈品,采购总价高达一百多万两银子。</p>

然后这些订单都成了武器装备的一部分,至于朝鲜昭显世子回到朝鲜,如何解释朝鲜购买的武器价格会这么昂贵,那就不在程世杰的考虑范围内,人家自己花自家钱,程世杰才管不着。</p>

移民工作是辽东的发展重心,只不过随着辽东的人口突破了三百万人,特别是辽南四州的土地已经不多了,除了强制性要求迁徙到辽阳境内的十五卫八个独立千户,大部分移民百姓宁愿意要辽南不适合耕作的土地,也不愿意要辽中卫或广宁卫的土地。</p>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辽东花钱的地方太多,教育需要加大投入,宁海军在扩军之后,也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演习,还有道路和沟渠建设,特别是需要兴建一座新的船厂,扩建新型战舰,扩建火炮工厂,经费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的缺口。</p>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开源和节流。</p>

但是宋献策却提出另外一个办法,让农户自己解决农场经营问题,他提出,新来的移民,可以向银行借钱,然后向管委会购买土地,他们自己经营,自负盈亏。</p>

程世杰皱起眉头:“这样以来,风险全家压在百姓头上,他们有什么能力抵抗风险?现在种地,不仅仅需要自己努力,还需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遇到天灾人祸,这不是逼着老百姓上吊吗?”</p>

宋献策解释道:“门下的意思是,在这一切的基础,全凭自愿!”</p>

“自愿?你们不会采取强制手段让百姓自愿吧?”</p>

程世杰看来这种所谓的自愿,其实并不是老百姓真正的自愿,在拿着刀子威胁下的“自愿”,不仅仅不是善政,还是害民之政。</p>

“主公,现在的移民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为了避税的自耕农民,还有小地主,他们多少有些积蓄,他们不愿意作为我们屯田军户。”</p>

屯田军户是宁海军的农垦公司负责管理,农垦公司负责提供种子、耕具以及土地,安排屯田军户耕种,其中收益的三成归宁海军的农垦公司所有。</p>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程世杰重创了建奴,辽东慢慢稳定了下来,与此同时,中原各地的税赋越加越重,别说自耕农逃亡,就连一些小地主都扛不住了。</p>

那些小地主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也没有免税的特权,普通农民属于石头,已经榨不出来油了,于是,这些士绅和官员们把目光瞄准了普通的小地主。</p>

尽管不情愿,这些小地主只能把田地贱价处理给有关系有后台的士绅,一部分小地主投靠亲友,没有门路的,只好跑到辽东来碰碰运气。</p>

现在辽东的土地只有军属和烈属拥有独立的土地,私人只能购买商业用地,既不适合耕种的砂石地或者碱荒地。</p>

但是,大明的老百姓太会种地了,就像河南归德府境内的商人郭长西,他本是一个布商,因为没有后台,被大鱼吃小鱼,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卖掉了祖宅和商铺,带着几百两银子前来辽东。</p>

去年辽东的土豆和红薯大丰收,他随波逐流,跟着也采购了一批磨粉机械,准备开设一家磨坊,加工土豆粉。</p>

他在辽河的支流宽河段购买了一百五十余亩河滩地,准备兴建工厂,可问题是,在他刚刚准备动工的时候,却发现磨坊越建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弄不好还会亏本。</p>

郭长西发现他在河滩的土质不错,虽然上面大都是石头,这算是问题吗?大明百姓对于种地的执着,别说只是一些石头,就算是一座石头山,如果有必要的话,也能一点点全部搬走,所以这点问题对于郭长西来说,就根本不是问题。</p>

郭长西雇佣了一些流民,就在河滩捡石头,利用捡来的石头,又修了一道护河堤,就这样以,他在开春的时候,将名下一百五十亩的商业用来,种上了小麦和大豆、玉米之类的庄稼。</p>

对于宋献策来说,郭长西明显在钻辽东管委会的空子,他购买的商业用地没有用来建设工厂,而是改造成了良田,特别是沿着宽水河,浇灌非常方便,这么一顿操作下来,居然成了上好的良田。</p>

郭长西的成功之处,马上获得了别人的效仿,有的购买辽南的沼泽地,也有的购买山坡地。</p>

宽水河沿岸,已经被改造成了拥有六七千亩良田的小镇子,这一下子给管委会带来了五六万两银子的收入。</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