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根皇帝

第156章秋高气爽汗王大点兵(1 / 2)

第156章</p>

孙承宗活了六十七岁,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在他面前二话不说直接拔出刀,而且看着程世杰的架势,大有一言不合就劈下来的意思。</p>

从理论上来说,放眼大明朝确实是没有人敢在他的面前如此放肆,可问题是,孙承宗不敢赌。</p>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p>

程世杰崛起的速度太快,而早已离开了中枢的孙承宗,对于程世杰了解并不多,他的对程世杰的了解,只是出在塘报邸钞上。作为军方新崛起的大将,程世杰出现在邸报上的频率可不算低。</p>

无数大臣的名字一辈子很难以出现在这个上面,可程世杰却在短短一年之内出现了五次,第一次是出任宁海军守备,作为朝廷的正四品武官,程世杰第一次有机会出现在这个上面,第二次则是镇压孔有德之乱有功,第三次则是封征虏大将军,节制东江军。第四次则是金石山大捷,第五次则是海州大捷。</p>

短短一年之内,程世杰名字出现在邸报上五次之多,孙承宗想不关注程世杰都难,可偏偏真正与程世杰见面,就亮起了刀子。</p>

其实,孙承宗真正不怕死,也不怕被程世杰威胁,作为一辈子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太子少师,曾经的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当程世杰出现在他的面前,本身就代表着宫里的态度。</p>

孙承宗知道,没有发明旨请他出山,这说明朝廷中枢反对他出山的人依旧很多,而只能妥协,让程世杰以私人的身份。</p>

程世杰私人的身份,也代表着崇祯的态度。</p>

所以,程世杰在扮演一個无法无天的莽夫,而孙承宗则顺水推舟,假装被程世杰威胁。孙承宗急忙改口。</p>

程世杰则马上将唐直刀双手捧给也孙承宗道:“孙阁老孙大人,下官赠您一柄宝刀,您看看如何?”</p>

“好刀,真乃绝世神兵!”</p>

孙承宗显然是一个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柄刀的不同之处,当然,仅仅从外观上来看,唐直刀除了可以劈、砍之外,与普通刀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可以刺。166小说</p>

唐直刀的刀柄两端较宽,中部稍细,穿透效果极佳,重甲可以防御横刀的劈砍,有效减少六成甚至七成的杀伤效果,却对直刺防御效果不佳。</p>

使用这种刀,除了无法直接有效杀伤建奴的白甲兵,但是对红甲兵或披甲战奴的杀伤效果会非常不错。</p>

“来人,上茶!”</p>

程世杰这才将自己送来的三车礼物,送上来。</p>

三大车礼物,与程世杰送到皇宫的差不多,只不过份量要少得多,红薯、土豆、玉米各一百斤,牛肉干、奶疙瘩、干果之类,都是清一色十斤,布帛类也是数量不多。</p>

孙承宗向来就是这样,而且算是他的优点,他向来是对于有本事的人非常宽松,对方有再大的缺点他也能够容忍的。</p>

袁崇焕恃才傲物,祖大寿、吴襄结党营私,满桂鲁莽粗野,毛文龙桀骜不驯,甚至秦良玉当面顶撞,他都能容忍,并且重用他们,因为这些人都是大明杰出的人才。</p>

程世杰虽然在孙承宗面前拔刀,也不算太过放肆,比起程世杰的本事,这都不值一提的小事。</p>

孙承宗笑道:“老夫老早就知道你的大名了,有人说你有万夫不当之勇,有人说你敢作敢当,老夫也对你颇为欣赏,只是杂务缠身,一直没能找到机会与你见上一面,没想到今天倒在这里遇见了。”</p>

程世杰也没有感觉尴尬,仿佛刚刚拿着刀威胁孙承宗的人不是他。</p>

程世杰笑道:“谢谢阁老赏识!”</p>

“不必客套!”</p>

孙承宗摆摆手道:“客套话就不要说了,老夫并没有提携过你,只是认为你有才能,若是老夫能早日听闻你的名字,或许大凌河……”</p>

大凌河之战是孙承宗心中永远的遗憾,他不仅仅背了战败的黑锅,可同时,也认清了现实,他对关宁军这支亲手组建的军队已经失去了影响力。</p>

“你有才华,也有才能,就应该重用,你干得不错,不足一年多时间便把辽南蛮荒之地变成了商贾云集、粮仓充盈的丰腴之地,养活了数十军户,而且一仗就剿灭了数千建奴,着实让人瞠目结舌。”</p>

“下官做得还不够,远远不够,现在也就是金州像点样子,盖州、复州和海州,几乎还是一片荒芜!”</p>

程世杰接着道:“其实不瞒阁老,海州大捷其实并非程某以及宁海军将士之功,这只是建奴不识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便冻毙上万建奴,程某只是侥幸捡漏了,获得这场大功,这场大捷,只是为了振奋大明民心,并不算是宁海军的战斗力强悍!”</p>

孙承宗点点头。</p>

海州大捷的捷报写得有鼻子有眼,团花锦簇,然而细节却经不过推敲,这正是孙承宗奇怪之处,听着程世杰这个当事人所述,总算明白了真正的原因。</p>

孙承宗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细细品味着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太过急切可不是什么好事!”</p>

直到此时,程世杰这才认真地打量着这位明末名臣,著名的关宁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的身材颇高,须发如雪,脸上布满了皱纹,颧骨突起,刻画出坚硬而锋利的轮廓。</p>

他六十七岁了,“人生六十古来稀”,在这人均寿命不足四十岁的时代,六十七岁已经是绝对高龄了,理应在家里逗弄孙儿安享清福,可是他依旧心忧着大明这个四处冒火的帝国。</p>

几十年的征战和朝堂争斗已经将他的心态磨练得无比坚韧、强大,仿佛一株古松,任你风吹雨打,仍自挺拔,荣辱不惊。</p>

如果没有发生奇迹的话,他会在崇祯十一年的高阳孤城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p>

这个时空,这样的遗憾将不再有了。</p>

孙承宗道:“老夫老矣,能为程大将军做些什么?”</p>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p>

程世杰道:“末学后进,愿拜老大人为师,还望老大人莫要嫌弃世杰愚钝!”</p>

孙承宗明白过来了。</p>

程世杰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扯着他这张老虎皮做大旗,用他这个老家伙挡风避雨,只要自己去了辽南,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望着自己,而程世杰则可以利用灯下黑,继续做他的事情。</p>

事实上,孙承宗也不甘寂寞。</p>

孙承宗认真研究过程世杰在辽南的做法,程世杰在辽南前前后后修建了三十多座镇堡,重修海州、复州、盖州、以及金州四卫城。又在辽南修建贯通南北的道路,以卫城为支点,以镇堡为触点,一点代面。</p>

简直与他当年的堡垒战略如出一辙,如果要说不同,那就是宁海军不像关宁军,关宁军也不敢与建奴野地浪战,但是宁海军将士却不怵建奴。</p>

孙承宗人老心不老,他还想看着程世杰的堡垒战术,到底能走到哪一步。</p>

高阳孙氏举行了大迁徙,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加上其妻妾,共计四十一口,随程世杰前往辽南。</p>

……</p>

沈阳城,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在九月底满清八旗、蒙古左右营、汉军旗,近十万大军齐聚沈阳城,对于辽中卫境内范永斗数千上万匹牛马被劫一案,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p>

“启禀汗王,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p>

“谁干的?”</p>

皇太极其实非常生气,自己手底下的这些王八蛋目光太短浅了,如果劫掠商队,不能保证商人的安全,以后会跟他们做生意</p>try{ggauto();} catch(ex){}

虽然眼下这些商贾都非常讨厌,简直贪婪无度。皇太极自己也想掐死这些贪婪的晋商,可问题是,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谁给他们输送物资?</p>

没有物资,建奴如何在辽东生活下去?</p>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能否从农耕区获得额外的补给可谓生死攸关,不管是硬抢还是通过互市获得,总之一定要获取,否则整个族群的处境将会变得异常艰难。</p>

在宁海军来到辽南之前,他们要获取这样的补给并不难,广宁、锦州、大同、榆林、银川……这些地区都成了他们固定的牧场,看到收成好了就杀过来抢一票。</p>

然而,现在却不行了,该死的宁海军将辽南漫长的边境守得跟铜墙铁壁一样,更利用其水师部队,断绝了海上的走私行动。更加可恶的是,宁海军的侦察兵不时越过边墙跑到草原上来收人头,屡次犯边都让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真是可恶透顶!</p>

他们现在唯一可以获得物资的渠道就是从晋商手中,晋商八大家,加上曹三喜一家,算是九大家族,向来这九大家族同进共退,范永斗的牛马被抢,其他晋商也会观望,甚至撤出沈阳,这事对于大金来说,实在是太要命了。</p>

“汗王,这事真不是我们的人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