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1章 谍战之父(1 / 2)

3月28日,《燕京文艺》编辑部。</p>

方言和王洁坐在周雁茹的对面,看着她审阅自己的文稿,每过一页纸,就会把里边所有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像捉虫一样捉出来,用红笔画个圈,直到看完最后一页,才抬起头。</p>

“不错,岩子这篇稿子只有2个小错误,看来你已经初步掌握编辑修改符号的用法。”</p>

“多亏了王洁同志教得好。”</p>

方言记下了红笔圈出来的错误。</p>

书面改稿,有一套系统标准化的符号,这是编辑的必修课,也是他入职的第一门课。</p>

“小王教得好,你也学得快。”</p>

看到翘起下巴的王洁,周雁茹表扬了两人,“这两天,不少电影厂打电话到编辑部,都说要把你的作品拍成电影,你什么打算?”</p>

“我已经想好了,把《牧马人》交给上影厂,《黄土高坡》嘛,就由西影厂来拍。”</p>

方言直截了当地说。</p>

周雁茹好奇道:“《黄土高坡》本来就是写陕北插队的故事,交给西影厂很合适,不过,《牧马人》为什么会想到交给上影厂?”</p>

“上影厂让谢缙来拍《牧马人》。”</p>

方言没有说让自己当编剧的事。</p>

“谢缙!?”</p>

王洁师徒不由一惊。</p>

周雁茹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如果导演是谢缙的话,换成是我,我也很难拒绝。”</p>

“我也是这么想的。”</p>

方言摊了摊手。</p>

谢缙就是上影厂跟其它电影厂争夺剧本无往而不胜的王牌,当然,还有丰厚的编剧费。</p>

“那么在电影上映之前,《牧马人》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在创作上有什么打算?”</p>

周雁茹笑道:“听说巴老亲自找你约稿。”</p>

“啊?”</p>

一直旁听的王洁大叫了声,声音之大,瞬间引来两人的目光,“巴、巴老找你约……”</p>

方言摆摆手,“巴老这是在抬举我。”</p>

“巴老这一代老作家一直关心文化事业,关心你们这代青年作家。”周雁茹道:“你准备得怎么样,可千万不要辜负他的一片好意?”</p>

“已经有眉目了。”</p>

“打算在《收获》上发表什么,还是像《牧马人》一样的反思小说吗?”</p>

“我是觉得咱们《燕京文艺》已经发了这么多期的‘反思文学‘专题,全国到现在也起码涌现出几十篇反思小说,多我一篇不多,少我一篇不少,我准备探索新的领域。”</p>

“新的领域?”</p>

“是的,我正在构思谍战题材。”</p>

“谍战?!”</p>

周雁茹大为意外,王洁更是一脸茫然:</p>

“谍战是什么?师父,有这种题材吗?”</p>

“这么说吧,反特就算谍战的一个分支。”</p>

方言详细地介绍“谍战”的概念,从“反特”到“卧底”,甚至无意间透露了“无间道”。</p>

也就是敌我双方潜伏在对方阵营当卧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互相抓鬼。</p>

“你这个‘谍战’的提法,倒是很新颖!”</p>

周雁茹赞许地微笑了一下。</p>

“我也是突发奇想。”</p>

方言嘿然一笑。</p>

“所以,你要写的是地下工作者潜伏敌方的故事,就像《保密局的枪声》那样?”</p>

周雁茹放下搪瓷杯。</p>

“没错,周老师。”</p>

方言点了点头。</p>

《保密局的枪声》是改编自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电影,少有的以地下工作者为主角的“卧底片”,在一众反特片里脱颖而出,去年上映,票房几乎突破2个亿。</p>

《少林寺》的内地票房,也才1.6亿。</p>

可见“卧底”题材多么有市场。</p>

“这倒是一個很少有作家探索和创作的领域,不过伱这跨度也够大的,从‘反思’一下子跳到‘谍战’,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题材?”</p>

周雁茹兴致勃勃。</p>

方言道:“也是凑巧,我姐厂里过两天要放电影,喊我去看,其中一部是《雾都茫茫》,立刻启发了我,为什么敌暗我明的反特片居多,却很少见到敌明我暗的卧底片。”</p>

“你这个观察,很精准!”</p>

周雁茹语气里充满了赞赏。</p>

“谢谢周老师夸奖。”</p>

方言也不客气。</p>

“地下工作者身处黑暗,心向光明,在隐蔽战线上流血牺牲,虽然他们的名字也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事迹是很有必要让人铭记。”</p>

周雁茹一脸严肃。</p>

“对!!”</p>

王洁啪啪地双手鼓掌。</p>

“你干嘛?”</p>

方言一个激灵,转头看去。</p>

“嘿嘿,你们说的太好了,情不自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