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

180【诡异的日本图书市场】(2 / 2)

姚文杰继续道:“以前倒是听说过有日本那边的出版公司想要跟查先生合作,准备买下查先生目前所有出版小说的日文版权,可最终却是不了了之。至于具体原因我就不知道了,但到现在为止,香港的图书很少有卖到日本那边的,大都是在南洋一带。”</p>

金镛的书有没有日本人看过,这点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一直到1994年,日本的株式会社德间书店才决定重金买断金镛所有武侠小说的日文版权,并且开始大规模的翻译金镛的小说。</p>try{ggauto();} catch(ex){}

就算如此,金镛的书在日本的销量其实也很一般,影响也远远没有在华人地区那么庞大,不过倒是古龙在日本的影响力很大,可能是因为古龙的书中多有写到忍者武士等元素。</p>

霍耀文沉思了几秒,看向姚文杰道:“诡异这点我们先不谈,哪怕是十本书只有一本在日本能出版大卖,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不错的外汇。而且我不是让你现在就跟讲谈社的人合作,毕竟公司到现在也没几本书的版权,我叫利脱过来是准备在耀文图书出版公司下面重新成立一家子公司,专门来运作香港图书在海外的版权。”</p>

姚文杰有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运作香港图书在海外的版权?”</p>

霍耀文道:“让利脱来跟你讲吧。”</p>

利脱顿了顿,笑着说道:“姚先生,BOSS的意思是成立一家书商经纪人公司,专门来运作和翻译香港作家所写的书,在海外的所有出版版权。书商经纪人在欧洲乃至北美都是比较盛行的,他们会帮助作家跟出版公司进行谈判,也会帮作家们联系国外的出版公司,你可以认为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帮那些作家把书卖到海外去。”</p>

这下,姚文杰算是彻底听明白了,这就跟过去古代的牙人,和近代的买办一样,都是帮人把东西买卖到国内外。</p>

只不过现在卖的是书罢了。</p>

对于董事长想要成立一家书商经理人公司的想法,姚文杰沉思了很久,他考虑的不是这个公司能不能成功,而是考虑如果有了这样一家公司,发展起来的话,那么未来在香港图书市场,耀文图书出版公司将会有无法取代的地位。</p>

香港现在很多的名门望族都是出自买办世家,专门为洋人买卖东西,从中谋取利润和社会地位。</p>

书商经理人公司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属于一种买办的工作,如果未来公司发展良好的情况下,那么香港大部分的作家甚至是出版公司都会仰仗霍耀文的这家“买办公司”。</p>

姚文杰如果能活到几十年后的话,那么他就会懂一个词,叫“渠道为王”,有了渠道,那么这个人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p>

...</p>

成立书商经理人公司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利脱他这两天还要回一趟英国,在美国待了三个多月,是谁都有思乡之情。</p>

除了回家看家人外,利脱这次回英国还要帮霍耀文探查一下在英国的销量,以及第二部的版权。</p>

所以在谈完事情后,利脱就先回了酒店收拾行李了。</p>

霍耀文把利脱送走,回到姚文杰的办公室内,只听他道:“董事长你今天来的正好,这是我最近搜集到的香港各类杂志和周刊的资料,以及简单的制定了一个公司周刊的版面和内容定位。”</p>

少年读物周刊,霍耀文是仿照了后世的等杂志模式写的方案,主打青少年市场。</p>

香港目前尚未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以青少年为读者基础的周刊杂志,所以姚文杰在看了霍耀文写的周刊文案和定位后,第一时间就是派遣人搜集全港所有跟青少年有关的杂志、报纸和周刊。</p>

除了在1947年有出过一份杂志外,到今天为止香港大部分报馆的目光依旧是盯着那些有经济条件的大人身上,还没有人把视野放在十八岁以下没有自主经济能力的青少年。</p>

没有什么人做,不代表没有市场。</p>

姚文杰早年在广东做出版社的时候,就是专门印刷一些市面上少见的国外读物和图书,这才导致他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将公司发展壮大,乃至到后来差点整合整个广东的出版公司成立出版总商会。</p>

所以在看到了几乎空白的青少年周刊市场以后,姚文杰就立刻着手安排人在这事上下功夫,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按照霍耀文给的方案,就起草了一个简单的周刊大致版面和内容。</p>

姚文杰总共只写了三个版面,分别是“文学”“知识”“娱乐”,这三个版面,几乎囊括了青少年最</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