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控制的地盘上竟然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局面。</p>
对于这些谣言,其奇太后派人稍加打听,就知道其背后是红巾军的刘福通等人捣鬼放出来的谣言。</p>
但是那些百姓们却并不知道,对谣言半信半疑,全都对蒙古人更加怨恨。</p>
甚至于,不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元朝的官员、将领等,也很多对这个谣言深信不疑。</p>
许多人纷纷上表,赞同皇太后下令北狩草原。</p>
奇太后立刻派人向官吏将领们下圣旨,大元朝廷绝不会放弃中原,返回漠北草原,并且他们不仅要守住现有的地盘,而且还要从周围调集各路援军进行反扑。</p>
大元势必要消灭红巾军,替大元惠宗先帝报仇雪恨。</p>
在此情况下,奇太后下令大肆封赏将领、官员、地方大吏。</p>
但是,如今天下四方大乱,仅仅依靠封赏已经不足以安抚人心。</p>
蒙元的许多官吏将领依旧都是纷纷上书皇太后和皇帝,请求放弃大都这个没有天险可以防守的京城,改为迁都到关中长安一带。</p>
几次三番后,对于这个提议,奇太后也是非常重视起来。</p>
她当即下令在京师的文武百官参加大朝会,商议是否可以迁都。</p>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大忠臣站了出来,强烈反对迁都关中的计划。</p>
这个大忠臣不是别人,正是蒙元朝廷册封的衍圣公孔克坚。</p>
作为孔子的后人,孔家自从北宋被封为衍圣公后,一直都是九品、七品一类的低级小官。</p>
但是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元顺帝欣赏汉地儒学,把衍圣公的爵位,从下级的七品九品提一下提升到了正二品。</p>
如此一来,孔克坚可谓是极尽自己所能的,想要效中元顺帝。</p>
哦,现在不是元顺帝,现在他们叫元惠宗。</p>
朝堂之上,只见衍圣公孔隔间一副忠贞贤良的模样,大声道:“太后、陛下!大元天子当与社稷共存亡,岂能害怕贼寇迁都到关中?如今大都兵马依旧非常众多,只需要绝一死战,即可平灭红巾乱贼。就算一战不胜,也可以召集四方的仆从军队前来勤王,远的不说,就是近的辽阳、女真等部也是非常悍勇。”</p>
作为蒙元朝廷的最大的行省,辽阳行省的深山老林里有许多的野人部落。</p>
其实他们就是原本的渤海人和女真人等各个部落。</p>
这些部落生产极为落后,使用的武器也很落后,所以限制了他们的战力。</p>
而一旦他们加入到蒙元朝廷的军队行列中,获得优良的兵器、铠甲、弓箭等武器装备之后,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往往都会获得极大的提升,属于蒙元朝廷用来震慑四方的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p>
只不过,辽阳行省的这些野人女真军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的军队纪律不行,大军所过之处必然抢掠,就算是在蒙元军令的约束下,也往往会发生不听号令的抢劫、杀人等行为。</p>
至于其他的小偷小摸,那更是家常便饭,所以非必要的时候,蒙元朝廷也不愿调集这些女真。</p>
女真等野人部落进入中原作战,基本上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p>
这些女真等野人部落士兵经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十室九空。</p>
衍圣公孔克坚提出的这个调集辽阳行省野人女真部落入中原平叛的建议,可谓是阴险毒辣,与他高大贤良的圣人后裔模样完全不相符。</p>
朝堂之上,许多的汉人官员看向衍圣公孔克坚的目光中都是带上了鄙视和仇恨。</p>
不过,衍圣公的这个提议,确实获得了皇太后奇氏的大力赞扬。</p>
“衍圣公,你不愧是先帝看中的忠良啊,这个提议好,这个提议哀家允了。”</p>
对于皇太后奇氏来说,只要能够保住元朝的统治地位,能够保住儿子爱猷的皇帝位置,还有皇太后位置,哪管什么汉人百姓死活。</p>
她根本就是不在乎的。</p>
至于衍圣公孔克坚提出的这个建议,会不会导致中原百姓大祸临头,会不会面临严重的屠杀,奇皇太后是根本就不在乎的。</p>
只是一群下贱的汉人百姓,死了就死了,哪有她的大元朝重要。</p>
“来人,立刻传我令旨,让辽阳行省召集三万人女真各部勇士,务必让他们在三个月之内来到京师勤王。”奇皇太后大声的说道。</p>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上一片惊呼。</p>
要知道,三万丁壮几乎是辽阳行省女真部落的全部兵力。</p>
许多的女真部落往往只有百十个人,就算是大的,也不过是三五百。</p>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女真部落都会为之一空。</p>
而且这么多的女真人进入中原作战,蒙元朝廷也拿不出这么多的粮草补给之类的提供给他们。</p>
这个时候,大元的户部尚书赵吉祥站了出来,只听他大声的说道。</p>
“陛下和太后三思,调集辽阳的女真野人入中原作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粮草银钱赏赐给他们,万一他们进入中原之后不服管束,勾结红巾军,或者开始祸乱地方,那可怎么办呢?”</p>
户部尚书赵吉祥的话,却根本没有得到太后的认同。</p>
奇太后一脸不悦,看向了朝堂内的大臣,慢悠悠的说道:“如今大元,情势危急,剿贼必须立刻马上进行,一丝一毫都不得耽误,国库中没有军需粮草,那就想办法让这些女真野人军队们自行筹集粮草。”</p>
所谓的自信筹集粮草,满朝文武当然是知道,无非就是让这些辽阳野人部落士兵们在中原抢掠汉人百姓,至于会不会死汉人百姓,会不会天怒人怨,奇太后全都不在乎。</p>
随后,在奇皇太后的授意下,蒙元朝廷立刻定下了调集辽阳行省的女真等野人部落入中原的战略。</p>
两天之后,衍圣公孔克坚又上表向皇太后建言。</p>
他建议在中原各个州府设立团练。</p>
让各地的儒生、官吏还有豪强们自行出兵马防,抵御红巾军的进攻。</p>
然后作为相应的回报,元朝把一大部分的地方自治权授予给这些地方团练使。</p>
奇皇太后听到之后,立刻点头赞同。</p>
“衍圣公孔克坚,公中体国,乃大元的国家柱石,特封为济宁府团练总使。”奇皇太后在大朝会上当中下达了诏令。</p>
“臣多谢太后恩典,万死不辞,报效大元!”孔克坚连忙跪下谢恩。</p>
不久之后,蒙元朝廷下达了《定国是诏》。</p>
在诏令中正式宣布让各行省的官吏士绅们督办团练,用来抵挡红巾军,同时蒙元朝廷还宣布红巾军是迷信白莲教、弥勒教的妖人,号召天下儒生除妖卫儒。</p>
蒙元的这个团练使,不是一个虚头官职,拥有比较大的权力。</p>
凡是在蒙元官府备案的州府郡县团练使,统统可以获得一部分的元朝赏赐,并且各自辖地内的税赋钱粮都可以自行筹备。</p>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宣布了这些团练是为蒙元朝廷认可的地方土皇帝。</p>
对于这些豪强大族来说,实际手中的权力可比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可要管用得多。</p>
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蒙古人留在中原,他们才有靠山。</p>
若是红巾军来了,不仅要钱要粮,还要夺走他们的官职,说不定,还得赔上自己的土地和身家性命呢。</p>
所以,一时之间,各地的团练使分子崛起,维护蒙元朝廷的统治。</p>
作为提举建议的大功臣孔克,衍圣公孔克坚也奉着皇命回到了济宁府,操练组织当地的团练。</p>
济宁府自从黄河改道后,就位于黄河的北面,属于防备黄河以南的第一大重镇。</p>
蒙元本来在这里设置了重兵,但是之前的兵马都抽调去了河南,然后还被红巾军击溃了。</p>
孔克坚回到济宁府。</p>
立刻凭借手中的权力,再加上孔府的势力,很快就聚集了一支上万人的军队。</p>
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开始整天操练起马步攻防和弓弩骑射等。</p>
也是一副大有保家卫国,与济宁府共存亡的架势。</p>
曲阜城外,孔府内。</p>
作为孔子后裔的衍圣公,他的府邸规模在历代皇帝的特殊恩准,属于是远远超过应有的官职标准的孔府。</p>
不仅有层层叠叠的楼房建筑,而且还有坚固厚实的围墙防守。</p>
远远望去,孔府简直是比旁边不远处的曲阜城还要巍峨壮观。</p>
事实也的确如此。</p>
孔府之内,孔克坚正对自己的儿子说道,“赶紧命人去向各庄的店户们收租,保证团练的粮草供应,然后再让下面的人挑出编练后的精锐,安排在外院护卫。”</p>
孔克坚的儿子孔希学,今年二十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早已经深得孔家真传,最会见风使舵的本领。</p>
他听到老爹孔克坚的话后,心中泛起一阵一阵阵疑惑。</p>
他小声的向孔克坚问道:“父亲,现在红巾军乱贼,已经攻下了汴梁,而且大半个江南也落入了朱元璋朱瀚兄弟手中,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做一些打算,不要这样跟蒙古人牵扯的太深?”</p>
听到儿子的话,孔克金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p>
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儿子孔希学先坐下,然后小声的说道。</p>
“你刚才说的这番话,为父听得很是欣慰呀,说明对你的教诲是没有白费。”</p>
“正所谓狡兔三窟,更何况,我们这种圣人后裔,更不是万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你刚才说的话,为父早就已经想到。”</p>
听到这里,孔希学露出了不解的神情。</p>
“父亲,既然你早已想到了这些,那为何还要上书皇太后,要让各地办团练,还在济宁府亲自筹备团练兵,抵抗红巾军呢?”</p>
“哈哈,所谓狡兔三窟,我当然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积蓄自己的力量,把济宁府的百姓和军民全都划到我们孔家的名下,这样不仅打元朝以后要倚重我们,将来就算是红巾军来了,也一样需要倚重我们,我们孔家若是手中没有一兵一卒,那岂不是任人宰割了?更何况下面的这些刁民一个个闹得很是欢畅,若是不能操办团练压服他们,恐怕不要等红巾贼来了,这些刁民就要造反了啊。”</p>
孔克坚口中所谓的刁民,自然就是孔府的佃农、奴仆等。</p>
这些人租种了孔家的土地,每年上交的税赋都是比朝廷的税赋略微低一点。</p>
孔家的这些田地都属于朝廷赏赐的,并不征收税赋。</p>
所以他们交多少佃租,全都是落入了孔府的腰包里。</p>
而且孔府的祭祀租和田租这一类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朝廷的赈灾减免一说。</p>
哪怕是遇到了大灾、大旱的年景,一般的佃农也只能是自认倒霉,该交给孔家的粮食,那是一粒都不能少的。</p>
若是少了,立刻就要被扭送到孔家私刑蹲大牢,要不就是被孔家的奴仆等人闯进门上,抢掠一番,随后就被永远的赶出了孔府地界,孔家的土地再也不能租种。</p>
孔家的佃租谁要是敢拖欠,那就相当于对自找死路。</p>
如此一来,许多的佃农等不甘心受到压迫,纷纷暗中串联想要暴动。</p>
短短几年之内,孔家的佃农已经暴动了好几次。</p>
光是杀掉的人就已经有数百人之多,但依旧是不能阻挡那些泥腿子们想要造反的心思。</p>
所以,孔克坚对于孔府治下的这些佃农和奴仆们,那是约束的非常严格。</p>
现在红巾军距离济宁府并不远,万一他们要是有人来鼓动孔府的奴仆佃农们造反,孔克坚可是真的慌了。</p>
“父亲,儿子明白了,我一定回去嘱咐下面的人做好,把那些精明强干的团练兵,全部编进我们孔家的护卫里面,让他们没有能力去造反。”孔希学说道。</p>
孔克杰满意的点了点头。</p>
这个时候孔希学又是继续问道,“父亲,那你刚才说的另外一个准备是什么呢?”</p>
孔克甜微微一笑,然后压低了声音对儿子孔西却说道:</p>
“你等着办完这件事情之后,去账房领取十万两银子。”</p>
“什么,十万两银子?!”孔希学立刻瞪大了双眼,露出一副惊骇不已的神情。</p>
对于孔府来说,十万两银子那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p>
孔希学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兵荒马乱的父亲要调拨这么多的银子干什么?</p>
孔克坚微微一笑,对着儿子孔希学说道:“这正是为父的大计划,你派几个本家心腹,带着这些银子,秘密去汴梁找到刘福通等人,向他们表示,只要他们兵过黄河来到济宁府,我们孔家立刻就是不放一箭,归顺大宋正统。”</p>
此话一出,他的儿子孔西学立刻就是大为吃惊。</p>
“父亲,这可真是太危险吧,红巾军若是来了,我们就归顺他们,那若是朝廷的兵马来了,我们又该怎么办?”</p>
这点儿小问题当然拿不到孔克坚。</p>
其实孔克坚早已经做了两手准备。</p>
若是红巾军打到济宁府,孔家就率领部众归顺大宋正统。</p>
若是以后蒙古人返攻回来,那孔家上下就会想办法抓到当地的红巾军首领,把他杀了献给朝廷,然后就可以向蒙古人邀功,说自己当初委身侍贼,为的就是将来找机会报效朝廷。</p>
如此一来,作为孔子圣人的后裔,蒙古人就算是再恶心,也只能忍下包容孔家的所作所为。</p>
听了父亲孔克坚的话,儿子孔希学大为高兴,他拍手连连大赞。</p>
“父亲果然是英明。”</p>
“父亲果然是神机妙算,才让我孔家立于不败之地!”</p>
孔克坚微微笑着,然后说道,“其实为父也不仅仅是有这两个方法,还有一个办法。”</p>
“父亲,是什么办法?”</p>
孔克坚这时候才缓缓说道:“其实我还想派人专门儿去一趟江南,见一见那个朱元璋朱瀚兄弟。”</p>
“啊?为何要见他们?”孔希学有些不解。</p>
要知道,如今是蒙古人的大元和汉人的大宋争夺天下。</p>
大宋皇帝韩林儿可是在汴梁,朱元璋仅仅是大宋臣子。</p>
孔克坚捋着胡须,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说道,</p>
“儿啊,这你可就错了,根据朝廷的各种线报来说,朱元璋朱瀚兄弟绝非池中之物,他们跟红巾贼的韩林儿等人一起也不过是相互利用,真要是什么君臣大义名分,恐怕还没有人会当真的,将来他们必定会下场争夺天下。”</p>
其实在孔克坚的心中,对于蒙古人的大元朝廷也是非常失望的。</p>
甚至于对元朝的前途也是并不看好。</p>
所以才有了借助这个机会,回到济宁府老家筹备自己的势力力图自保的决定。</p>
而且孔克坚的审时度势能力,不愧是遗传到孔家祖传的眼光,对于如何站队,如何选择新主子的问题上,孔家人总是能够立刻又快速的做出正确的判断。</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