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总算是体会到了提一条鱼,就能搞定一名主任医师的快乐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他需要搞定的“医师”的数量有点多。
不过,相比毫无还手之力的被骂,杨锐宁愿多买几车西瓜。
送西瓜的工作,被杨锐交给了自己锐学组的几位同学,王国华、曹宝明、黄仁等人都属于脸皮够厚,拉的下面子的人,稍微跑上几天,就熟悉了这项工作。
一车车的西瓜运进来,一篇篇的文字送出来,京城当地的媒体,很快掀起了波澜。
“治病的良药,还是要命的毒药!”这是京城电视台的节目讨论。
“学者的良心。”这是支持杨锐的《公众医学》。
“为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委员会喝彩!”这是卫生部下属的报纸,在收到西瓜以后的反馈。
但是,更多的媒体,收的却不是杨家的西瓜。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官僚作风何时休。”
“外企来华,无奈退场。”
“国外的好药进不来,国内的委员威权重。”
“官本位,折射国内企业的困境。”
被京西制药总厂和三木公司搞定的媒体们,凑热闹不闲事大的,努力生着自己的想象力,顺便将收了杨锐西瓜的媒体,骂的狗血淋头。
收了杨家西瓜的媒体也不甘示弱,尽管人单势薄,但总有二三十家,今天一篇文章,明天来一个导论,也是有模有样的。
就像李冲说的那样,媒体界吵个架什么的,实在是稀松平常。
如今的媒体最流行的就是大讨论,比如经典的全民大讨论:人生路为何越走越窄。引起了多少媒体参与呢?简单的说,是全部。全中国的媒体,都参与到了里面去,从强悍的《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到乡镇一级的黑板报,整整将这个话题玩了年许,而当年刊登《潘晓的来信》的《青年杂志》,当期卖了325万份。这个数字给21世纪的纸媒看,除了双膝跪地,也不能有更多的反应了。
媒体实在是喜欢各种各样的讨论,讨论好啊,不光减少采访的工作量,而且,还容易吸引读者。
空对空的吹大气对记者编辑们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而吸引读者的工作就更重要了,想想看,如果读者对一项讨论有兴趣,他可能不去看后续吗?
各种大讨论,简直是最适合纸媒的天然的连载方式,事实上,现在就没有哪本纸媒是不刊载某种讨论的。
如果不这样做,你的销量很快就会降下去。
尽管大家都是吃公家饭的,销量降低不至于影响到收入。
但换个角度来看,8o年代吃公家饭的人,也不在乎收入,因为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无非是年资和职务的不同,有几十块钱的差距罢了。
然而,大家还是会在乎一些事的,比如事业。
做媒体的,总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
而且,销量越高的媒体,在各自所属的单位里,也更显的重要,不能加薪,总要升职吧,否则人生还有什么奔头。
在西瓜和销量的双重促进下,各大媒体,在律博定的讨论中越走越远。
民众的兴趣,也不经意的受到了媒体的影响。
媒体本身就具有导向的作用,更何况,此事原本就是挺有关注点的。
8o年代的科学故事里面,最常见的段子,就是某某中国老教授,某某中国工程师,某某中国技工,某某中国农民,用他新奇的智慧和与生俱来的知识,勇敢而巧妙的战胜了看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公司、名人、政客、学者、富商、美女……
杨锐的故事稍微有点不够全面,毕竟,是否战胜了外国公司还是不能确定的事,但直播……有时候更容易激起大家的兴致。
信件,像是弹幕一样,不断的涌入各家媒体的收室。
而信件的数量,向来是纸媒评判读者兴趣的重要考量。
《京华早报》编辑室。
自告奋勇去取读者来信的王博,先将指明自己收的信件挑了出来,旋即迫不及待的炫耀道:“说律博定的那篇稿子,今天有1oo多封信。”
对他们这样一家仅在京城和少部分华北城市行的小报来说,过百封的读者来信,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