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673章 迎难而上(1 / 2)

康芳不用看就能猜到位置,讶然问:“他们能弄到江港花园的房子?一个地方上的肉联厂?”

“谁知道,反正,人都往江港花园去了。”房内的女人手抚着家具,依旧是看来看去。

康芳心里一紧,问:“已经去了江港花园?”

“可不是。”

“你们不去?”

“去干啥。”

“看看也不坏呀。”康芳一个人不好意思去,就撺掇着其他几人一起。

商业局宿舍离江港花园并不远,两墙之隔,走路十多分钟就到。

康芳熟门熟路的从小巷子拐进去,习惯性的站在墙外张望了片刻。

84年还没有商品房的概念,但人们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无论是单位的、房管局的还是集资建房的,都不容易。

这种不容易,倒不是金钱上的,尤其是单位和房管局的房,以后世的标准比例来看,都属于象征性的收费,一个月少则两三块,多则十二三块的租金,通常达不到单位职工十分之一的月收入。

集资建房是这个时代最高昂的支出,动辄一两千元的价格,令许多老职工都望而却步,甚至气的在报纸上破口大骂。

但实际上,经过几轮工资增加以后,84年的城市职工的月薪都已经达到了200元左右的标准,刚进单位的年轻人或许还拿不到这么多,但三四十岁的职工,月入两百多元的极多。

用后世的标准来看,此时买一套五六十平米的集资房,大概需要夫妻两人不吃不喝三个月的收入。

当然,相比双职工家庭,单职工家庭的负担肯定要重的多,但想办法借钱,也总是能借到的。

阻碍大家拥有自己住房的唯一理由,是资格。

单职工家庭觉得负担重?人家单位还不愿意分房给你。

集资建房的名额也是需要排名的,单位年限多少分,工龄多少分,学历多少分,评先评优多少分,获奖加分,领导职务加分,双职工加分……

康芳始终要不到房子,就是因为他们家排名始终靠后。

对商业局来说,他老公是后来的,年纪也不够大,于是工龄和单位年限等等都要吃亏,相比同僚的职务,正科级也远远不够,同时,康芳的工作并不在商业局内,所以,他们在集资建房的排名时,也是按照单职工家庭来计算……

以现在的分房频率,别说耽搁几次,就是耽搁一次,都要苦等许久。

康芳抬头望着江港花园,心道:“等我家男人做了局长,我要你们送我一套。”

这么想着,康芳才迈步进入江港花园的院子里。

就像现在大多数的单位宿舍一样,江港花园的绿化面积极广,旧有的大树并没有全部移除,而是被各种各样的小花园给圈了起来。

相比此时常见的苏式花园,江港花园采用了来自上海的设计,西式风格浓厚,令人耳目一新。

相比院外的热闹,院内显的格外清幽,只有几对中年夫妇在院子里散步,还有一只京巴跳来跳去的,看的人高兴。

康芳深吸了一口气,问:“你们知道是几号楼吗?”

其他三人都摇头。

遛狗的夫妇看到了,笑眯眯的过来,问:“你们也是来看房子的?”

“咦,是。”康芳小心的问:“您前面见了看房子的人?”

“西联厂的人?”遛狗的女人又问了一句。

康芳闭着眼睛说“是”。

“二号楼的三楼东,以前是周教授住的,他出国去了。”

“楼层挺好的。”康芳咽了口口水,三楼是她的理想楼层。

遛狗的女人笑笑,说:“周教授是留学回来的,给他分的都是第一类的房子,不过,人家又拿到了国外的offer,这次是出去读研究生的。”

现在的住房,国家分给个人,按说是不允许买卖的,某些地方,甚至是不允许继承的,但私下里的,大家早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了。

康芳没听懂奥佛不熬服,倒了谢以后,就赶紧往二号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