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忽然有点后悔自己刚才没有让录像,她亡羊补牢的示意摄影师开机,在红灯亮起后,道“杨锐同学,咱们继续聊天。”
“好。”杨锐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
搞研究的用不着特别在意形象,因为公众对研究人员其实是非常宽容的,头发乱糟糟如爱因斯坦那样的,甚至连“不修边幅”的修饰词都没有,多数称他是太过于忙碌,以至于无心打理头发,以色列人请他做总统的时候,也根本没有考虑这一茬。
当然,帅气总是有加成的,赵蕾也首先顺着杨锐舒服的方向说道“杨锐同学,短短的两年时间,完成了从复读生到北大学生,再到学者的转变,你是怎么做到的?”
杨锐认真思考了一番,道“总结一下,大概是,好好学习,天天向吧……”
如果不是正在做节目,赵蕾要摔话筒了,这算是什么回答!
刚才那只词锋犀利的杨锐去哪里了?
而这个回答,也预示着杨锐今天回答问题的方式。
大众媒体原本不关心学术问题,偶尔有关心的时候,多数也是装的。
所以,杨锐看来,在大众媒体做采访,认认真真的回答问题,一点意思都没有,他也不可能因为北京台的电视节目获得赞助。
重点在于接受了北京台的采访,或者说,重点在于能够登电视节目,内容其实是不重要的。
杨锐以轻松玩乐的心态接受采访,赵蕾较郁闷了。
如果是在美国,这样的采访说不定还会较受欢迎,但在国内,这样的采访成绩很难称得合格。
一点艺术性,一点新闻性都没有。
然而,赵蕾也不能决定杨锐的回答,不断尝试失败以后,只好看着时间够了喊“停”。
“谢谢你接受采访,不过,我不能保证采访会播出。”赵蕾有点郁闷,决定让杨锐也郁闷一些。
国人总以为接受了媒体采访,一定会得到媒体报道,然而,媒体每天遇到的突发事件也太多了,采访作为素材,天生报道时间多,又怎么可能偏偏报道。
国内不理解的人,对这一点往往是牢骚满腹。
然而,杨锐却太知道媒体的德性了,毫不意外的点点头,笑道“不客气,应该是谢谢你才对。”
“没播出的话,你不会生气吧?”赵蕾有点挑事的追问一句。
杨锐摇摇头,道“现在不播出,以后总要播出的。”
“为什么这么说?”
“写了一篇cell,也许不值得电视台报道,写的多了,自然不会局限于学术界了。你这篇报道,以后会值钱的。”杨锐反过来安慰赵蕾。
在他看来,采访自己这样的学生的记者,本身肯定也是处于低潮状态的。
赵蕾体会到了杨锐的语义,简直愤怒爆棚本宫事业不顺,也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我摔!
赵蕾轻轻的打开门,与杨锐握手,面带和煦,道“期待你有新的成,再有采访你的机会。
“一定。”杨锐送了两步,将人交给了刘院长等人招待,自己站在光线充沛的走廊里,又给校报记者摆pose。
赵蕾人还没走,看的又好气又好笑,心说人家科学院的院士,也没有你这么摆谱啊。
“麻烦让一让。”一名教师模样的男人从楼下挤了来。
刘院长指挥着密密麻麻的工作人员,以及看热闹的工作人员让开位置,趁隙问道“许教授,有事?”
挤来的正是副教授许正平“哦,我刚从门房过来,有杨锐的信,顺便给他拿了过来。”
他才不是顺便,而是专门守着拿来的。
信封是赵蕾熟悉的国际包裹的模样,稍微仔细看一下,还能隐约瞅见面的英花体字。
赵蕾立即顿住了脚步,想了一下,又拉着摄影师返回。
站在台阶方的人纷纷避让,令楼梯一片混乱。赵蕾不管这些,赶着摄影师拍摄许正平递交包裹给杨锐的场景。
红色的摄影灯亮起,自觉有可能挡住镜头的刘院长左右张望两秒钟,“噗通”一声,毅然决然的跪在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