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些喜欢抠细节的大导不一样,郝运是一路穷过来的,他是能凑合的地方就凑合。</p>
他只在影响电影本身呈现效果的时候才会陷入纠结。</p>
比如某一段演员的演技不够,演员造型和环境不匹配,或者取景的光线不够亮等等。</p>
这个镜头里,郝运就像是一个背景板。</p>
其实,通常情况下摄影师会让画面中更重要的主体处在焦内,被观众清晰看到,郝运刻意去让自己做背景板,而主要拍老太太在更近的焦距打电话,主要是为了凸显他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p>
换灯泡、修水龙头、通马桶、丢垃圾、马路铲雪……</p>
他就是个修理勤杂工。</p>
马丁靴、牛仔裤、工装外套,在搭配上有点杂乱油污的发型和胡子,没有任何情绪的沉闷……</p>
郝运站到镜头里之后,他就已经成了李。</p>
如果说镜头克制,那郝运的表演就属于“收敛”。</p>
他看起来像个面瘫,但又不是真的往那一站什么都不做。</p>
收敛和面瘫不是一回事。</p>
剧本中,客户眼中的他不近人情,老板眼中他十分冷漠,路人眼中他浑身带刺,警察眼中他走极端,从拔枪到扣动扳机,没有丝毫犹豫,就是奔着死去的。</p>
这些表演,全部都没有一丝的歇斯底里。</p>
郝运现在表演的就是这种。</p>
第一场戏顺顺当当的拍完了,配角老太太本色出演,拍了几次就听到导演说OK了。</p>
然后去隔壁和一个老头对戏。</p>
相比较上次郝运当背景板,这一次难度就上升起来了。</p>
郝运自己NG自己。</p>
他觉得自己演得还不够到位,在和客户的沟通中不够冷漠。</p>
这种冷漠不是吹胡子瞪眼。</p>
而是一切都漠不关心。</p>
丧到极致,浑身带刺……</p>
男主因为自己的一时失误,让三个亲生儿女被烧成焦炭,生活瞬间陷入绝望,自责,从那一刻起他的心永远碎了,试过自杀,试过逃避,他尝试了一切惩罚自己的方式,但最终再也没有办法跟自己的过去和解。</p>
《海边的曼彻斯特》讲的其实不是一个救赎的故事。</p>
如果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悲剧人物在自己的悲剧过去基础上,得到心灵的救赎和拯救,那就流于俗套了。</p>
人们都在说和过去和解,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p>
走不出去就是走不出去。</p>
第二场戏拍了一整天,把配角小老头都差点给整抑郁了。</p>
他甚至不太能理解导演在纠结什么。</p>
如果他能明白,也不至于一大把年纪都还只是个小配角了。</p>
好在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候,郝运终于隐隐约约的把握住了想要的状态,并且成功的拍好了这个镜头。</p>
室内戏是灯爷的主场,光线想要什么样的都有。</p>
再晚拍完都没关系。</p>
另外,这种感觉很玄妙也很珍贵,郝运真希望自己是个精神分裂,那样就可以把这份感觉加深到某种人格上面,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让他出来拍戏。</p>
为了不破坏这份感觉,郝运晚上收工回去都没和安小曦打电话。</p>
只是发了信息,简单的聊了几句就结束了。</p>
免得越聊越甜蜜,明天起来就很难再进入状态了。</p>
据说有的牛逼演员可以一秒钟切换状态,而且属于非常极端的状态。</p>
至少郝运现在还做不到。</p>
电影开拍之后,参加完剧本围读的演员们有些就可以各回各家了。</p>
等到了拍摄的日子,会提前几天通知。</p>
围绕在郝运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太多,勉强够用的水平。</p>
拍了几天零零散散的戏,郝运已经适应了这个海滨小镇的气候。</p>
他收工的时候也会穿着拍戏的衣服在小镇子上溜达。</p>
白皑皑的雪、雪中摇曳的树枝,蓝白相间的天空和冰冷的海,海边不时飞来飞去的海鸥。</p>
冬日的小镇,传递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冰冷和寒冷。</p>
走在曼彻斯特的街道,呼吸这里的空气,看到这里的海,郝运终于算是彻底入戏了。</p>
这个时候,他才敢拍比较重要的镜头。</p>
首先迎来的就是他在警局里拔枪自杀的戏。</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