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029 拜访王濛(第二更,求票票求追读)(2 / 2)

“怎么说呢?反正我个人没有他们那么乐观。”方明华如实回答。

“说说你的理由?”王濛身体向这边倾了倾,一副认真的样子。

有些观点方明华本来是在诗歌研讨会上说的,但害怕引起轩然大波。现在王濛问这个问题,如果是别的作家他也不会说,但对方是王濛。

文坛上少有的开明作家,也是未来开明领导。

他想了想说道“王主席,您是学俄罗斯文学的,您一定听过“白银时代”这个论断吧?”

“听过,是俄国学者尼·阿·奥楚普于1933年在巴黎出版的俄文杂志《数目》上发表的题为《白银时代》的文章提出。”

“他指的是区别于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创造出来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以勃洛克、别雷、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等作家为代表,他们总体的文学成就要逊于黄金时代,故被称为“白银时代”。”

“王主席,您说的太正确了!”方明华拍了个小小的马屁,接着又说道:

“在我看来,二十世纪尤其上半叶的诗歌是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它冲破了国家种族和语言的边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和与之相应的国际影响,正是在此意义上,才有所谓的国际诗歌。

“这一诗歌的黄金时代,无疑和工业革命、“上帝之死”、革命与专制、两次世界大战、纳粹集中营、大清洗、原子弹,即和人类历史上最深重的黑暗有关。”

“伟大的诗歌如同精神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其隆隆回声透过岁月迷雾够到我们。也许正是由于过度消耗,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诗歌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走下坡路。

中产阶级生活的平庸在扼杀想象力;消费主义带来娱乐的同时毁灭激情……

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说过,二十世纪上半叶也是物理学的黄金时代,随之是白银时代。我估计再后面估计是废铜烂铁的时代。”

“而我们中国经历过那个特殊时期,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诗歌进入狂飙,现在以北岛、顾城、舒婷为代表一大批优秀诗人涌现,我认为中国诗歌进入他的黄金时代。”

“听你这么说,后面即将进入白银时代喽?”王濛反问道。

“对,黄金时代虽然绚烂,但终将会落幕,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诗人们的创作趋势将变得和有所不同。”

“主要是哪方面?”

“第一:诗歌中将容纳更加复杂的社会经验,反崇高,反理想将逐渐代替现在的崇高,伟大、理想的宣扬。“

“第二:诗歌向着个人的经验感受收缩,更加趋向个人化、生活化、口语化......

方明华侃侃而谈,王濛越听脸色越严肃。

等他讲完,就问道:“小方,这些观点你在研讨会上说了吗?”

“没有。”方明华摇摇头。

“这就对喽,你如果你在公开场合下说,会引起轩然大波的,还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王濛的话意味深长。

方明华当然明白。

对方可不是普通作家,世事洞察,政治敏锐性相当高。

“小方啊,你对诗歌如此悲观,那你将来还写诗吗?”王濛又问道。

“与写诗相比,我更喜欢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