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封神不正常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才是北伯侯(1 / 2)

朝歌城内有七市,原先最为繁华的便是东市与南市,往来天下的行商都喜欢将手中货物在七市中抛售,然后按图索骥的在各大集市寻找返程时所需要携带回国的商品。

这是商的精髓,他们如同血液,载着四面八方而来的资源,流通天下。

随着孟稷国的声名鹊起,原本沉寂良久的北市又重新变得热闹起来,从交易异兽、妖兽的肉货,如今开始慢慢变成类似于学宫的存在。

朝歌城汇集着天南地北的贵子与奇人异士,有人热衷于农家之事,对于稷伯提出来的耕战之说分外推崇,也有人热衷于兵家思想,推崇不战则胜的思想,等等……

无数的贵子们天不亮就聚集在北市的入口,翘首以盼的看着远方。

伯邑考静静的坐在食肆内,捧着一份面糊,认真的吃着清简的早食,而一旁陪同守护伯邑考的魏贲有些担忧的警戒着四周。

“公子,这里是朝歌,不是西岐,您的身份敏感,还是不要抛头露面,以免有歹人相害。”

“无妨,这不是还有魏将军相护吗?再说了,今天可是难得一见的法家辩论,诸子皆推崇仁义、礼教,对于法家之道弃之敝履,想要等到这样一次以孟稷之法辩论的盛会可不容易啊,只能看缘分,强求不来。”

“可是,您如果真的想知道孟稷国的事情,为何不去寻公子旦?”

“不可去,这是旦弟的机缘,他留在大商是好事,宗族的延续就该如此,开枝散叶到各地去,此时为了我心中些许疑惑贸然前去找他,只会害了他。放心吧!大王未曾回来之前,我不会有事的,若是能趁着这次机会招揽几位贤才,那才是我西岐之幸事。”

外面传来一阵喧嚣,伯邑考与魏贲伸长脖子往外望去,正是一群群成群结队,挂着青玄旗的孟稷行商,他们乘着牛车,嘴里吆喝着不知名的诗歌,为首一名少年更是端坐在牛车之上,目光傲气的盯着蜂拥而至的贵子和学子。

“汝是何人?今日可有最新的经法送来?”

少年郎如捧珍宝一般将怀中的两卷竹简取出,郑重说道:“吾乃黄金台士子,孟稷国百家撰吏,文浩,姜相得知朝歌城中也有崇尚孟稷之法者,特命吾将持变法经要前来,与诸君辩之。”

众人神色大喜,一直以来都是靠着行商的只言片语,偶尔能有一卷完整的经要传出,也会迅速被大贵族们哄抢购买,能流通在市面上的孟法少之又少,这一次行商早早传来消息,说是孟稷国会派学子前来辩法,于是周边国度的人蜂拥而至,差点给北市挤到水泄不通。

有学识,有名望的人,无论去到什么地方都会被礼敬有加,文浩代表孟稷学宫而来,大商礼乐大夫子辰恭敬将一行人从行商处请离,在北市附近的一处空地置办的高台上,请文浩上座,讲述孟稷之法。

无论别人是否接受,至少孟稷学宫的身份值得这样的礼待,学宫成立时间并不长,却是孟稷伯离开时亲自下的命令,招揽天下英才尽入学宫之中,在贵子与学子之间名气极大。

“何为法家……”

伯邑考看着台上的文浩越看越满意,法治与革新的手段讲的是入木三分,让人如痴如醉,听说此人还经常跟在地藏身边,是亲自参与过落地与执行的人才。

伯邑考指着台上的文浩,又指了几名台下与文浩针锋相对,辩论的有理有据的四人,对着魏贲说道。

“且记下这几人,这几日我要亲自登门拜访,尽访贤才。”

“这几日,我抄录了不少孟稷国的一些政治主张,同时也整理了一些类似于三合土、沤肥法、耕犁的资料,你找几个本国关系相熟的行商,提前先送回西岐吧。”

“想来,父侯此时,应该回到西岐城了吧。”

吩咐完诸多事宜,伯邑考起身向着讲台处的文浩走去。

“敢问先生,孟稷之法可否适用于西岐?”

文浩有些警惕的看着眼前翩翩如玉的公子哥,不再言及法家之事,反而警惕的质问道:“你是何人?”

“在下周国,伯邑考,见过先生。”

众人哗然不止,居然是西岐的大公子亲临捧场,伯邑考,仁义的代名词,周国谦谦君子的代表,整个会场越发热烈,无数人热情的向伯邑考恭敬行礼,而这位大公子也是礼貌的一一回敬。

“有人的地方就应当有法,法度可大可小,下至伦理宗亲,上至治国之道都可以用法度去规范、衡定,本身西岐就存在法度,只是程度不一样罢了,既已有西岐之法,何故效仿孟稷之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伯邑考抚手轻拍,心情大好,恭敬的鞠躬道:“先生有胸怀,有大才,可否愿出仕我西岐?我愿效仿孟稷伯三尹九士,拜先生为廷尉,还请先生教我西岐。”

文浩懵了,他本意就是来讲法的,为何突然变成了一场招揽?大庭广众之下,众人都在纷纷叫好,称赞伯邑考的贤明。

“公子相邀,浩不甚荣幸,只是我还未学有所成,跟着地藏大师还在学习之中,不敢单独主持变法之事。”

或许是对伯邑考有好感,同时也怕让人误以为他是不敢主持变法之人,文浩继续说道:“假以时日,若是文浩学有所成,必当亲临西岐,希望届时公子不要嫌弃文浩鄙薄。”

伯邑考展露笑颜,整个讲法台呈现一幅贤君与名臣相识相知的景象,惹得无数的才子纷纷叫好,毕竟,这就是他们期望未来的自己能遇上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