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四十一章 金戈加之于玉(1 / 2)

无外人在场,宋源态度明显亲近许多,笑道:“贾公子之事,子升已和我说过,典书一职,平日就是整理书籍,工作倒也清闲,月俸一两,虽微薄了一些,但阁中会提供免费三餐食宿,还可借书于阁中阅览,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只是需谨细些,尽量不要带出监外,以妨闲话,另供春夏两套常衫,以备监中学子入阁识别,这是令牌,可以出入无碍。”

说着,递了一个薄册,道:“贾公子录名其上,以备督学查验。”

贾珩双手接过,阅览而罢,提起一旁的毛笔,在空白处署了名。

而后,将令牌给予贾珩。

贾珩起身,拱手道:“多谢宋先生。”

这位宋源宋录事,以后就是他的直属上司,不过这典书一职,薪水的确微薄,例银一两,也就将将够糊口的地步。

贾府的大丫鬟……也就这个数吧。

宋源道:“贾公子不必客气,我先带你去第三层,你平日就在三层甲区值守。”

“有劳。”贾珩拱了拱手,随着宋源出厅室,上了木梯,向着三层而去。

贾珩一路而上,倒也碰到不少来往匆匆,手中拿着书籍的监生,遇到宋、贾二人,并无多少异样目光,一路无话。

来到三层,在一个靠窗的位置,是一个镂空木雕窗的耳室,内里空间不大不小,桌椅书柜,一应俱全。

贾珩进入其间,只觉窗明几净,靠窗的书桌之上,其上摆着笔墨纸砚,觉得这工作环境,倒也不错,起码很是安静。

宋源见贾珩神色,知其满意,也笑道:“甲区在册之书目,皆列于书柜内,以备点验、核对。”

贾珩点了点头,道:“阁中文苑之气浸润,倒是个读书、备考的好所在。”

宋源笑道:“贾公子所言不差,不过,贾公子若是备考,可需抓紧时间了,京都之地,不同于地方,县、府二试,皆在冬月,贾公子若要考试,也就二三个月了。”

实际他也有些疑惑,韩珲为何会对这一个还未进学的少年如此上心,莫非这贾姓……另有名堂?

“京都考期,竟不同于地方?”贾珩诧异了下,拱手道:“还要请教宋录事。”

从这几天来看,陈汉体制,并未彻底沿袭明制,更多是杂糅了唐宋明的典制。

就像《红楼梦》武将之中,节度、统制、守备并行,官制简直唐宋明三代合一。

宋源道:“县、府、院三试,三年二试,于地方多由县令、府尹、学政主持,考期不定,不过多在春三四月间,但京兆诸府县地,却有不同,自太宗朝以来,以冬月岁末而试,历县、府二试,才算进学,你若要进学,取得秀才功名,就可赶着这一科。”

其实倒可以看作,京都之地,有意异于地方,不仅如此,就连录取名额都不一样。

就连乡试也是分南北中三榜,想要全国一套卷,这在国朝,是从来没有的事儿!

贾珩心下恍然,拱手道:“原来如此。”

他的想法,就是凭借二世为人的超强记忆力以及学习能力,明年三月秀才,八月秋闱,至次年春闱,他不求什么名次,只要能中,哪怕是最后一名。

当然,这话没有做到之前,断不可与人言明,有狂生放诞之蔑视。

宋源道:“贾公子年岁不过十四,纵是明年再考,也不算太晚,如今冬月,反而仓促了一些。”

贾珩拱了拱手,说道:“宋录事所言甚是。”

等介绍了工作场所,又引领贾珩出了文萃阁,向其后的一栋稍显破旧的阁楼而去,算是平日居所,一个小小房间,当然实际也没多少人住,国子监中许多人都在附近另有宅院。

许是韩珲之故,宋录事很是上心,亲自道带着贾珩在国子监中几处转了转,指点平日监生上课之所。

再回来之时,就已过去了一个时辰,宋录事带着贾珩回到文萃阁,先让贾珩在阁中三层,熟悉案牍,有事只管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