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时光的重逢

第2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1 / 2)

说是考虑考虑,其实就是完全没考虑。

赵延喜欢唱歌,曾经也做过明星梦,但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是判断的很清楚的。自己这一世的所谓明星梦,有几分是为了自己,几分是为了靠近某人,自己都分不清楚,又哪里会有什么全情投入的意愿?

国内的一摊子事业布局也还没有成型,一时半会还离不开自己,甩手掌柜又哪里是那么好做的!真要是现在就一头扎进娱乐圈子里,前期的努力都打了水漂不说,身处异国他乡,有什么事儿更是连个外援都找不到。

再等等,再等等,再有一年,自己这边的工作就差不多可以放手了。

而且他总有些隐隐不安,感觉自己忽略了什么事情。

-----------------

果然到了2月份,赵延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南粤省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疫情!

随后新闻又解释说,因为非典型肺炎是初次发现,并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而且是局部发生,初期感染人数有限,只有300多人,且大部分病人经过治疗已经得到控制,所以没有及时上报,以后会按照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上报云云。

但是来自后世的赵延知道,这次的麻烦远没有电视上说的那么简单。

因为此时华夏政府的传染病预警机制尚未成型,一切都还在摸索中,这次事件的历程远没有此时媒体上宣传的这么乐观,接下来的媒体消息会越来越紧张。而且和后世另一场疫情相比,非典的致死率更高,即使治疗好了,也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可以说是极度危险。

不过根据赵延的记忆,本次疫情中东海市的管理还是做的不错的,最终也只有8例,但既然时间线的改动如此轻易,赵延也吃不准这回是不是也有什么蝴蝶效应,还是要做好防护,以防意外。

所以他马上向自己旗下的“绿洲广告”发布最新办公要求:员工错峰上下班,避开人群高峰;接待客户或出入公共场合,必须戴口罩;非一线岗位一律远程办公;暂时中止所有出差行为。

“赵总,这样是不是反应过度了?”刘秘书有点纳闷,这也搞得太紧张了吧?

“不紧张,你们等着看吧,这事儿麻烦大了。”赵延严肃的说道,“对了,你去进一批消毒液和口罩,作为福利分配给大家。”

其实当时最悲观的判断也不敢说会持续多久,可是在赵延所知的现实中,这个麻烦一直持续到了7月中旬.

落实好“绿洲”的工作,赵延又把这个消息通报给自己的两位合作伙伴。

叶超在数码城,徐菁在服装街,都是人员密集场所,高危人群啊!

-----------------

叶超和赵延是两世交情,早就考察过人品性格,两人的合作其实在软软还没离开的时候就开始了。

借着赵延刚开始炒作的东风,两人合作搞了个装机品牌。但是无论是赵延还是叶子,都没有什么资本来进一步控制成本或持续扩张,这样的小品牌是活不到后来的品牌烧钱大战的,也就是趁有点热度稍微捞点资本。

赵延也压根没打算搞这种重资本的产业,早早的就开始布局小数码产品,说白了就是到南粤省,找些电子厂,给基本数码配件加个好看的壳,然后卖创意、卖设计、卖周边,这又是和绿洲的联动,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之前这个项目一直不温不火的,主要是因为国内网购还不够发达,光靠本地能有多少销量啊?但赵延前世也算是商界打滚的,知道国内电商的第一次蓬勃发展正是从非典时期开始的。想想也是,传染病把人们赶回家里,可不就是得靠快递了吗?

但这次南粤省是重灾区,估计这个计划还得继续延后。所以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借着在线装机、在线配件销售等项目打造电商团队。

-----------------

和徐菁的交情是一起赚钱处出来的。服装生意前期是重资产,要压货,但是一旦走货走起来了,就格外依靠流量,流量主要依靠赵延这边的设计和推广。所以初期是徐菁带着赵延,后期就是赵延带着徐菁了,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双赢。

和徐菁合作的服装店“意趣”,做的主要是线下的批发、零售、定制生意,依靠始终超前一步的创意,这家服装店已经成为东海本地名店。但是扩张上却一直比较克制,只扩了一家分店,一个货仓,还都在服装一条街上。物业都是买下来的,宁愿多花钱也不肯租用。赵延这是等拆迁呢!生意流水足,还贷无压力,过几年服装街一拆,临省都能开个厂了。

这一次赵延除了做出店铺防疫的要求以外,还提出要打造电商团队,还要找个有仓储有物流的地方建立服务基地。淘宝目前还没上线,但是估计也快了。

虽然不知道电商要干嘛用的,但徐菁还是按照赵延的要求成立了电商部门,因为赵延的判断到现在为止也没错过,徐菁自然还是十分信服的,也不花什么钱,就养着呗!接着又注册了七八个不同类型的服饰品牌,准备到时候组成品牌集群。再找一些有实力的小厂,签长约,包产能。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了。

-----------------

真是多事之秋啊!

随着疫情的发展形势越来越严峻,网上的谣言也开始泛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