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隆参与创立的数字王国2012年一度破产,之后几经易手,就连马奔影视都接受过,但是只把持了半年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大坑,转手就给丢出去了。
遭遇财务危机的不只数字王国一家,工业光魔也在2012年被迪士尼收购。
林冬在和胡海浪聊天的时候,发现这个小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对特效这一块真的钻研很深。
是国内得项目,可se却非常的重视。
能把如此重要的项目交给他,可见胡海浪是真有水平的。
“你觉得se怎么样?”林冬观察了好几天,终于打算下手了。
“挺好的,怎么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绝对不可能在一个外人面前诋毁自家的公司,尤其是还有合作关系的情况下。
“它能代表国内特效的未来吗,能带领国内特效人员,赶超好莱坞的特效团队吗?”
林冬开始和他谈人生谈理想。
这个问题很深刻。
胡海浪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
因为se这家公司的老板其实是米国人。
简单的来说呢,就是一家外国人开的私有企业,它从十年前的几人小团队发展到如今三百人多地域的规模,中间出现过几次动荡,但还是坚持下来并且稳步发展。
而se能在特效公司普遍亏损乃至纷纷破产的大环境之下活下来,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制作国外相对价格比较高的项目,也就是接外单。
这是其他国外特效公司无法与之相比的。
他的成功,也引得不少国外的资本开始在华夏或者印度设立特效公司。
这种贡献或许能够推动一下国内特效行业的发展。
但bse还只是一个加工工厂,和国外一些大特效公司相比,bse只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加工国外的商品而已,名气到了之后,利用名气同时加工国内商品。
更没有可能代表华夏电影特效的未来。
人家根本就不会把真东西交给你,你就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有没有兴趣把华夏电影特效未来的重任给肩负起来,”林冬充满期待的问。
“”
人家没说话,但这种眼神林冬认识。
你丫有病吧。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如果有个人找到你,问你愿不愿意肩负起一个什么什么的未来。
你估计也和他一样的表情。
林冬把他拉到一边,俩人蹲在地方,林冬就开始了他的忽悠大业。
最后,他郑重的介绍自己说:“我就是克莱斯特的老板,我想弄一个特效团队,肩负起华夏电影特效未来的责任,你觉得我有病吗?”
“嘶你是不不,当然不会。”
胡海浪连连摇头。
之前的那个假设,如果换成一个大佬和你说,你还真的要认真考虑一下。
或许是你有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潜质。
现在被人赏识了。
开启人生的走运模式。
“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完成这件事。”林冬向他伸出手。
“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特效师啊,我会的东西还不够多”胡海浪至少还算是一个老实人,他为难的说道:“就算咱们有钱,也不可能凭空就把特效给搞起来,咱们华夏的特效,和好莱坞至少还有十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