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城之围一下子就解开了。
太史慈又带领兵马,帮助孔融安定了北海郡。
孔融大喜。
对太史慈,以及那些徐州兵马,很是客气,各种拉拢。
他也认定了太史慈会留在自己这里。
毕竟太史慈在自己这里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并且自己待他也不薄。
自己孔文举也是一个四海扬名的大人物,太史慈之前的时候,在东莱那里虽然也有些名声,但也只是出于贫寒之家。
而且还是一个犯了一些事情,在外面逃窜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这里做事情,自己如此提拔他,他根本就拒绝不了。
自己这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还有,他在自己这里,这一次如此舍命的拼杀,不就是想要得到自己的重视,被自己重用吗?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出乎了孔融的预料。
面对孔融的邀请,太史慈直接就谢绝了。
“太史慈前来救援孔太守,并不是想要在您这里做官,而是奉母命前来,报答孔太守直接的照看。
如今北海这里,已经没有了别的事情,黄巾贼寇的围拢,已经解决,太史慈也完成了母命,这就告辞归家……
家母年纪大了,太史慈想要侍奉在左右。
而且,太史慈本身也没有想要做官的意思。
不若将这些,都给郑校尉好了……”
太史慈这出乎预料的拒绝,一下子就让孔融懵了。
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在短暂的懵逼之后,心里面立刻就有了一些别样的想法。
觉得这家伙,是想要的太多才会如此。
当下就接着提高价码。
但太史慈依旧是拒绝了……
孔融挽留不住,太史慈一匹马,一杆枪,带着武器,和一些钱财,从孔融这里径直离开,返回东莱老家……
孔融看着离去的太史慈,一时间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呆愣。
“文举公,这人就是一个狂徒,以为自己有了一些武力,就自视甚高,不必理会。
走就走了,一介武夫罢了。
今日离开了文举公,今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边上有名士,望着太史慈离开的背影,吐了一口吐沫,这样说道……
黄巾军被打退了,这些所谓的名士,又觉得自己可以了……
孔融心中,也一样是觉得有些气恼,觉得这太史慈有些不识抬举……
太史慈骑着马,提着枪,一路往东莱老家而去。
走的义无反顾,半分犹豫都没有。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他对于孔融以及孔融身边的那一帮人,看不起到了极点。
这些人,屁本事没有,还偏偏自视甚高。
黄巾围城他们本分作为都没有,全靠下面的一些人在拼命。
黄巾之围解除之后,立刻就开始蹦跶了。
话里话外都在那里说他们的功劳。
一番事情下来,他们这些只会放一些嘴炮的人,居然成为了最大的功臣一样……
孔融也差不多一个德行。
这样的人,他太史慈是真的看不上。
不屑于与这些人为伍……
骑着马行走的路上,回想着这些事情,太史慈忍不住摇摇头。
孔融孔文举,一个沽名钓誉,又很是虚伪没有脑子的人罢了……
太史慈回到东莱老家,见到自己母亲,将这些事情说与自己母亲听。
慈母闻言笑道:“我儿做的很好,我们家不欠那孔太守什么了。
那样的人,确实不能侍奉左右,不能为之做事。”
这样说完之后,又开口望着太史慈道:“现在的世道与之前不一样了,我儿有着一身的武艺,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可以大展身手了。
不知道我儿可有什么想法?”
太史慈道:“孩儿就在家里待着……”
慈母道:“我儿,不必如此,我的身体还可以,能够照顾自己,左邻右舍也好,你在家乡有名声,没有人会为难我
你不必为我担忧,只管出去闯荡。
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就是需要有一番的作为……
你出去闯荡一番,我才欢喜。
不然你一辈子就守在我的身边,又能如何?”
太史慈闻言,跪地对自己的母亲叩首……
随后说出他的打算:“扬州刺史刘繇,与我们乃是同郡之人。
以前与孩儿相识。
如今闻听他那里落了难,被人攻打,孩儿有心前往他那里。
帮助他解决争端,解决作乱之人。
这样的话,到时间孩儿也能刚到他的麾下,就立下大功劳,得到重用……”
慈母闻言笑道:“如此就好,我儿有想法就好。
有了想法,就只管去做,阿母这里,你不必担忧……”
太史慈在家里停留了五天,五天之后,再一次的离开家。
这一次则是前往了扬州。
准备去投奔刘繇。
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
身边跟随了七八个人,这些都是与太史慈相熟的乡人,闻听太史慈要去投奔刘繇,所以随着太史慈一起前去。
他们相信太史慈的本事和为人,觉得跟着太史慈绝对不会吃亏……
时间一点点流逝。
太史慈很快来到距离扬州不远的地方。
再然后,他就听到了一个令的他很是惊愕的消息。
扬州刺史刘繇已经死了!!
在和孙坚的战斗之中,被打了一个惨败,兵败奔逃之中,被兵卒砍了脑袋,拎着到孙坚那里去领赏去了……
太史慈在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一时间显得呆愣。
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事情是真的,接下来就进行了多方打听,结果一番的打听求证之后,最终得到的结果,与之前所知道的一样,刘繇就是兵败身亡了。
太史慈坐在那里,握着枪,望着扬州的方向,显得有些呆愣,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