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陆战狂花

第1042章 北平印象(1 / 2)

民国17年,国民政府设立北平特别市。可是在民国26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又将北平特别市改为北京市。但是鬼子的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当时国民政府和人民的承认,大家习惯还是把北京叫作北平。

这日,众人到了北平之后,除了黑狼一个人之外,包括常凌风在内的众人都感觉到十分的新鲜。刘一鸣等人向来没有来过这种大城市,被大街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的一番热闹景象深深的吸引住了,顺着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看了。

常凌风则因为见到这座曾经出现在历史教科书的城市而感到无比的惊奇。在一家银行前牌子写着中文和是日文两种文字,其经营范围包括满洲票、日本金票和察哈尔票,给常凌风对一个感觉就是“混乱”。

北平给常凌风的印象是,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其他城市相比,这里相对平静,因为这里的抵抗远不如其他的城市激烈。

接下来的几天当中,并没有急于向目标动手,常凌风带着人们到处溜达,目的是为了了解当时北平的各种情况。

常凌风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询问沿路的商铺各种货物的价格,11个人均扮作了货商的模样,分成了两组,长家伙都藏在了城外,身一人带着两只短家伙。

这一问,常凌风的人感到北平的物价真贵。原来,日本对整个华北地区实行的是战略性掠夺的策略,结果导致物价的走向完全不受经济规律的控制。此时市场混乱,价格波动极大,一夜暴富或者一夜倾家荡产的事情,都非常常见。前门大街一个杂货铺的老板,借着高利贷进了很多的货,希望可以靠囤积来付大发一笔洋财。结果就在他做着黄粱美梦的时候,市场价格突然暴跌,这名老板无力还债,只能被迫吊自杀。结果就在他吊的第2天,他囤积的货物,又突然暴涨。

常凌风等人一边走一边摇头,北平虽然是大城市。但是这里的人们,在日本政权的统治之下,粮食和药品奇缺,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北平是几代DìDū,达官显贵,商贾巨富云集,这里的经济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常凌风他们依次赚了前门赏拳,琉璃厂、隆福寺、护国寺、东安市场等等,深深的感到这里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表面看,各种店铺依然在开着,实际是百业萧条,有些店铺几乎快耗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在这个时期有能力消费的人,不是日本人就是汉奸走狗。一些商铺虽然不愿意,但是又不得不做他们的生意。商铺的老板们和伙计所以这些人是又恨又怕。恨的是他们这些人无恶不作,坑苦了老百姓,不愿意做他们的生意。但是更怕这些人无中生有找自己的麻烦,因此做这些人的生意都格外的快。

常凌风等人亲眼看到,在前门的一个绸缎桩里,两个日伪的汉奸带来了10多个日本客人,这些日本客人兴致勃勃地挑选绸缎布料去做日本和服,当然他们也不是不给钱拿了就走,但是最后在具体的价格却是由日本人说了算。

日本人走后,常凌风去问那个店铺的伙计,日本人拿走绸缎的价格还不足进价的一半。

常凌风手里本来就有北平的地图,但是地图终归只是地图,与实际地形会有一定的不符。常凌风带着黑狼等人表面实在逛街,实则是在侦察地形。在两天之中,日军1866部队的几个点儿都已经被他们踩遍了。让人感到庆幸的是,这几个点儿的位置和地图所标注的出入并不大,但是要想摧毁这几个魔窟一般的地方,单单从外围是不行的,必须要趁机混进去。

常凌风等人这几天也在一直苦苦思索着混入其中的方案。1866部队个个点儿表面看起来十分的不起眼戒备,但是常凌风知道这里戒备森严,想堂而皇之的混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情到此仿佛陷入了僵局,众人都是愁眉不展。常凌风便开始安慰众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黑狼虽然对北平非常的熟悉,但是在这里他的熟人也多,有时候出去反而不是太方便。因此,常凌风决定带着刘一鸣、马晓庆、山鹰两个人开始重点侦察。

这天早晨,常凌风等人竟然在大街看见了一群人穿着中山装或者西装在扫大街,每个人的左臂至,还戴着袖章,边装垃圾的箱子也贴着标语,只是离得太远看的不是太清楚而已,常凌风不禁感到十分的纳闷。

常凌风他们找了一个吃早点的小摊坐了下来,一边吃着一边听其他的人说话。

这时的早点摊,就是一个个的长条桌。常凌风他们所坐在这张桌子,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还有一胖一瘦两个老头。

很快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就摆到了桌子之,常凌风一边吃着早点,一边竖起耳朵。

一个穿着马褂的瘦老头儿用字正腔圆的京腔说道:“姓江的这个卖国贼,你说这个卫生运动轰轰烈烈的搞了这么久,说是为了把卫生搞好,让老百姓少生病,其实还不是为了骗取咱们老百姓的信任,昨日缓解对日本人的仇视和敌视!”

另外一个穿着棉长袍胖乎乎的老头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说的一点儿没错儿,姓江的就是日本人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