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原始人

第一三二章 土窑与瓦(1 / 2)

冒青烟的是圆形的土柱,高大概有一米三,内直径有一米二,外直径有一米六。

这个中空的土柱上面覆盖着两面大大的陶板,一张陶板各自覆盖住土柱的一半。

陶板下面放有破碎掉的陶片,使得陶板和土柱之间有两厘米左右的间距。

那青烟还有一些火焰就是从这支起的陶板边缘,以及两块陶板连接处的缝隙里钻出来的。

这当然不是燃烧狼烟用来示警的烽火台,而是在韩成的指点下,青雀部落的制陶高手黑娃历经失败后,制造出来的窑。

土窑原先的时候可不是建造在这里的,而是距离这里大约一百多米处、更为靠近河边的地方,那里取水和泥方便。

不过去年的一场大雨、河水上涨之后,那个土窑便塌了半边,没法在再用了。

吸取了那次的教训,黑娃便在距离河岸大约有一百多米处的这里花费了近十天的时间,重新修建了这座比先前那个还要大上一号的土窑。

这里距离小河比较远,且地势高,去年几场大雨,小河发水都没有淹到这里,将土窑建在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好几次的实验,还有神子的点拨,黑娃倒也摸索出了一些建造的土窑的窍门。

首先就是在选好将要建造土窑的地方,挖出一个深大约九十厘米,长一米,宽九十厘米的坑出来。

然后在这坑的中间竖着用之前制造的土坯掺杂着和好的泥巴砌出一道高大概半米高的墙出来,然后在这道墙上面,每隔十厘米便架起三根细长而又坚硬的木棍,木棍的另外一端,分别搭在坑的边缘上。

之前的窑小,是不用加这一道墙的,直接将木棍架在土坑的两侧就行,现在的窑大了,不加上中间这堵墙的话,到时间这些木棍会承受不住重量。

不用担心这些木棍会被火焰烧断,因为这些木棍外面都会被裹上一层厚厚的粘土。

每三根为一组,并在一起之后再裹泥,之所以会用三根,也是有原因的,一来这样可以增加承受能力,二来便是可以在外面裹更多的泥巴出来,若是只有一根棍子,往上面裹泥巴是真不容易。

将这些做好之后,便会接着往上砌墙。

待到坑中的这堵墙与地面平齐之后,依照前列,继续在上面架这种裹了厚厚一层粘土的棍子,要比下面那一层摆放的更为密集一些,因为这一层上面到时间可是要放置需要烧制的泥胚的,不建造结实了可不行。

这些做好,整个窑的底也就建造好了,剩下的便是和泥开始建造土窑的壁了。

和部落里夯围墙一样,这里面同样加入了碎干草,还有一些食盐,根据之前建造的土窑窑壁容易裂开而得到的经验,除了这些之外,黑娃还往这些泥巴里面加入了一些从下游用罐子装来的一些沙子。

这小河岸边多是泥地,只有转弯处水浅的那一侧,方才有沙子堆积。

有一点需要刻意的提一下,那便是建造围墙往里面加盐这件事。

这个举措实在是太费盐了,在经过了一番的思索之后,韩成改变了做法。

不是不往泥巴里放盐了,而是不再放提纯之后的盐了。

直接就是将从盐山那里运回来的盐矿砸碎,加入到了泥巴里,这样能够省下很多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