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太师

第二一一章唐朝长安学区房(1 / 2)

第二一一章唐朝长安学区房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作为无知的未来,可以拥有美好的期待,可以拼搏,奋斗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可是,杨天保并非无知,而是他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贞观朝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李世民文治武功,都做到了巅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客观地说,他是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作为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给后代留下的很坏的榜样,基本上唐朝灭亡的种子在李世民时期就已经出现。

李世民自然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和杨广一样,都非常聪明,然而所有的聪明人都犯一个致命的错误,追求完美。他们都想把眼下发生的事情,在有生之年内完成。

唐朝时期虽然社会高度发展,但封建的门第观念深植人心。

不光是上层贵族,即使平民百姓也有着深刻的门第观念。唐朝时候的门第观念与其他朝代的门第观念是有区别的,唐朝人不仅仅重视社会地位、财富,更重视家族的文化传统和家法门风,结亲时讲究“门当户对”,否则就会遭到世人的嘲笑。

在唐朝,有权有势不一定门第就高,只有那些既有良好的家族传统,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才算是门第之家。李唐皇室拥有鲜卑血统,并非纯正汉族人,以当时的门第风气,汉族的高门大姓根本就不会把李唐皇室放在眼里,哪怕对方是掌管天下的皇帝。

只要稍微了解士族文化的人都知道,这种门第观念根植于主族们的血液中,比他们的性命还重要。

偏偏李世民采取了激烈的方式,极力压迫世族门阀,让世族与朝廷皇权产出了激烈的碰撞,而事实上证明,寒门子弟,尽管获得权力,获得了财富,却没有获得真正与他们身份相匹配的责任心。

就像李义府,他出身小吏之家,其父只是洪射县丞,穷人乍富,多有不法。如果不是因为他出身寒门,又没有世族门阀的背景,他能从一文不名,在九年时候内,成为太子舍人吗?

这是李世民固执的观念,也为武周埋下恶果。同时,李世民固执的边疆政策,让李唐中晚期,过多的精力被牵制在北方。

特别是给唐朝带来重大伤害的吐番王朝,正是李世民时期文成公主出嫁的工匠给青藏高原带来生产力(补足的短板)的变化,对中原王朝带来伤害。逼父弑兄杀弟夺妻乱,伦也在李治武则天李隆基杨玉环出现安史之乱后大唐彻底进入了苟延残喘的状态。

杨天保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才会感觉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时代。

特别是对于杨天保这样出身门阀的子弟而言,他们的出身虽然有生以来带着优越感,却让他们带着难以磨灭的原罪。

如果,他只是苏建武,只是生长在易寨的良家子,反而更容易成就未来。

非常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太骨感。

杨天保自然不希望天下崩坏,但是他绝没有做中兴之臣的志向与兴趣,相势处世是他的大原则。

可是,眼看着大唐这驾马车在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杨天保心急如焚,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多培养几个有用的人才,避免李义府、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充斥着朝堂,把大唐拉向深渊。

时值深夜,月色尚好。杨天保扶着木质的围栏,观察着百草堂的施工进展,按照杨天保的计划,这座百草堂的教室采取后世那种普通大瓦房的建筑,不过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观点。

每个教室采取三间宽大的教室,每个教室拥有六大庞大的窗户,方便采光,为了冬季防寒,在北墙根筑建了火墙。

教室里弄出了黑板,当然这是黑色的硬木板,刷上黑漆,尝试几回就成。粉笔也好办,用石灰做的嘛,为了摆脱那该死的毛笔,杨天保可是让人下了苦功去搞粉笔的,现在也差不多成功了……

可以让中国的学生们提前一千三百多年尝到被粉笔头和粉笔擦砸的滋味了,也算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一大贡献。